第二十六章 应城民变(1 / 2)

农业中华 郁榕 1848 字 20天前

四月,应城。

张春、黄元平、周希哲、陈继祖都阴沉着脸,看着地上摆着的十七具尸体。有盐工的,也有盐商的。

应城石膏和盐的储量非常大,老百姓开挖石膏洞,蓄水熬盐由来已久。清朝规定应盐的销售为京山、天门、应城三县。巨大的利润激化了土地兼并,致使应城所有的土地都集中在地主手里。

陈继祖进入应城后,已经成型的地方势力成为必须也要处理问题。举下乡的工作组统计上来的膏盐洞商有104家,出生地主豪绅的占了九成,剩下的是教会和官僚。沙洋的土地全部八成集中在这些人的手中,另外极少的一部分就是单纯的以种植粮油的为生地主。这种土地高度集中的局面使应城比天门县更加难以处理。

何况这些人手中都有武装。张志功占领应城,之所以只能缩在县城。最后被孙传芳轻易捉拿,就与这些人有直接关系。他们极度排外。曾经有浙江人集股本四十万贯组成应城石膏股份有限公司,不过很快就被本地洞商上告王占元,王占元以办事不利把这家公司给强行取消了。

张春占领应城后,陈继祖由于无法有效解决地主豪绅的安置问题,连土地约法的推行工作也十分缓慢。

直到周希哲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政治协商会议制度出来以后,应城开始组建农民协会和盐工协会,在工作组学生和士兵们的带动下开始争取自己的权利。地主豪绅第一次在会议上处于少数地位。不过他们也有办法。就是利用金钱收买盐工,是盐工协会分裂成了数派,有利用数量庞大的盐工来压制相对人数较少的农会。第一次政治协商会在吵闹中度过。没有达成任何协议。

以洞商彭幼岩、韩城斋为首的洞商联合起来,组建了应兴石膏股份有限公司,但是却没有到应城工商局申报,而是直接到武汉,请王占元向农商部呈报,并拒绝与新民大学合作新建新式工厂。理由是新式工厂投资巨大,政府有强制收购洞商资产的嫌疑。

张春也就不管他们。只是放工作组和医疗卫生队加强的宣传和服务工作。老百姓渐渐知道了洞商们落后的生产工艺对于土地污染是造成地方病的主要原因,同时盐工们也要求增加薪资收入。

春节过后,发生了几次农民和盐商的冲突。在工作组的调解下,没有闹出事情来,大量的农民开始向京山县迁移。但是不管是盐工,还是洞商。工作组能够渗透的地方不多。洞商与盐工有矛盾不错,但是却有着共同的利益。

直到几天前盐工与洞商发生冲突,洞商命令兵丁开枪,打死了十多个盐工,但是被盐工一拥而上缴械后又打死了几个兵丁和洞商。

陈继祖闻讯命令守备师将参加械斗的洞商武装缴械。

应城警察局介入,把双方的人都抓了起来。

但是这已经是一笔糊涂账了。

“健全的法律体系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完成了,比如这一次,要先制定环境保护法。劳动保护法。除了这两部法律,还要有盐化工工业规范。这都不是一天两天能够完成的。就算是完成了,你能够依法办事,但是就能解决现在的问题?地主豪绅是因为有枪,盐工是因为人多势众。你让我把这些人怎么办,杀?杀光他们最好,但是我能这么干吗?”

军营门前,张春一边对周希哲说话,一边看着两边跪在地上都在喊为民做主人群,忍不住噗嗤一声笑了。

“为民做主!好了,别喊了。我这个人不想做青天大老爷。”

张春和丽质在战士的保护下大踏步地走进军营。陈继祖没有进县城,而是把军营当成军政府所在地。

四周一下子安静下来,看着张春笑眯眯的面孔,很多人心里就开始发寒,因为张春很多惊人的决定都是在这种情况下决定的。

“幼岩兄,城斋兄,你们过来说话。”

洞商这边,在重重保护下的人群中走出两个商人打扮的中年人。

张春直接拦住了他们要说的客气话。

“听说两位兄长要捐助我们第四军20万贯以资军用,再下不胜感激。不过为民做事自己有自己的原则。王省长和我打了招呼,说要扶助应城盐业,为国家造福。但是我没有看到福,我只看到了孽。”

张春指点了一下地上的尸体。

“张大人,是乱民闹事,打死了我们这些良民,您可不能偏袒乱民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