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除了分到一身债务,连原家老两口都失望的不想跟他同住。
按照规矩,老大承担老人的养老,相应的可以分得财产的大部分。
现在原家整个就是个空壳子,比苏离嫁进来之前还要破落,也没甚什么好分的。
就是几间屋子,除了各自住的地方,正房等两老百年后,就归二房所有了,毕竟以后老两口跟着他们生活。
张巧巧满心的不愿意,但撑不住自己男人是个孝子啊。
原文带着两个孩子,没有了家里的供养,别说读书了,就是生存都难。
最开始,他还拉不下脸皮同一些穷秀才一样,给别人写写信,做个对联什么的赚点生活费,但当他是在吃不起饭了,也只能低下了自己高傲的头颅。
不仅是他,原小小也学着二房的几个堂姐接了些轻巧的活计学着做。
原家铭则是跟着两个叔叔学着侍弄田里的事情。
没错,原老汉两口子最终还是不忍心,分了几块薄田给了大房,只是想要有收获,就得自己去干活。
总之,原家的日子也就这么不咸不淡的勉强过了下去。
在苏家的名声传到这边的时候,原文还想起了自己一对儿女还有母家这回事。
不过他倒是想啊,还想用之前的损招,迫使苏家给他们点好处。
两个孩子总归是苏离的亲骨头吧,不能不管。
只是这次,肠子都毁青的百姓们,半点不听原文的胡说八道。
一提起苏家从这里撤离的事情,就痛心疾首。
现在他们每个月生活花销足足比之前多了三层,吴家跟李家的黑心商家,还有再次调价的想法。
不买吗?他们要生活,只能捏着鼻子认了。
同样的,县老爷是后悔的不行不行。
花城的发展,他都打听清楚了。
里面的苏家商铺,就是他认识的那个苏家。
原本这些政绩都应该是属於他的,结果便宜了花城的那个县令。
花城这边的奇军突起,自然也传到了京城的耳目中,京中贵人却是觉得其中肯定有夸大其词。
未朝的添加了“最”的东西,都集中在一国之都。
最好吃的,最好玩的,最好看的,最繁华的....
京城之最怎可是一个小小的城镇可比拟的。
正好昭华郡主从江南回来,让她顺道去花城瞧一瞧就知道究竟了。
昭华郡主接到京城的飞鸽传书,看了一眼就扔到了一旁。
里面提到了苏家的大小姐苏离这个名字,正巧,刚才她跟自己的乳母正好就提到了她。
说来也巧,前几日她路过一座小庙,觉得心有所感,便停下了车马准备前去上柱香,结果山路湿滑,一不小心差点从上面跌落下来,幸好得一秀才相救。
而她那位颇有好感的救命恩人正好就是书信中提到的苏离的前夫君。
有了先入为主的偏见,小郡主对苏离的感观很差。
一个女人不思服侍夫君,教养儿女,反而因为夫君运气太差,屡中不第,便抛夫弃子和离而去,此等女人不堪为妇。
那秀才文质彬彬,颇有内秀,说话之间言之有物,看来只能是那苏家大小姐势利眼,瞧不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