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第006章(1 / 2)

锦绣农门 寒小期 2975 字 14天前

第006章

那天夜里,温氏整宿都在辗转反侧,几乎彻夜未眠。

她思来想去都觉得自己没问题,明明就是六郎占了大便宜,他一人的开销就抵得过其他五兄弟,怎么反倒变成他可怜了呢至于读书辛苦啥的,这年头干啥事儿不辛苦了下地干活就轻松了留在家里忙活屋里屋外那些事儿就轻松了

平头老百姓,尤其像他们这种地里刨食的,过日子别提有多难了。

所以,读书到底哪里辛苦了就待在屋子里,风吹不着雨打不着,比下地干活轻松太多了。

温氏虽说没念过书,可她娘家所在的村子里却是有秀才开私塾的,她曾经路过好几次,就看到里头的小萝卜头们摇头晃脑的跟着吆喝着啥,不然就提笔写字,多容易呢。

说一千道一万,读不好书还不是因为六郎蠢

自认为看透了一切的温氏,心里盘算着回头还是得想法子让六郎别念了,换成她儿子去。就她这股子聪明劲儿,儿子铁定比他六叔强多了,到时候还叫公中出钱,束脩、笔墨可贵着呢。

不过,这一切的前提却是六郎在今年的院试里再度一次失利。假如说,六郎考上了秀才,再想劝服他放弃学业就太难了。毕竟,乡下地头就算不稀罕童生,秀才还是很难得的。可以说,一旦六郎成了秀才公,她的如意算盘怕是要落空了。

就这样,温氏日日祈祷六郎榜上无名,也不知道是不是祈祷灵验了,等半个月后,院试的结果出来了,六郎还真就没考上。

这都第三次了。

听到这个消息,朱父朱母面上虽有失望,不过还是很快就接受了这个事实。说白了,他们本来也没抱太大的希望,朱母还吩咐大郎往镇上去一趟,把刚打下来的秋粮送一些过去,再顺便安慰一下院考失利的六郎。

温氏听到了朱母给大郎派的活计,她收拾收拾,也想跟着一起去,不想还没出院门就被拦了下来。

话说回来,自打上回大郎强拽着温氏去跟朱母道歉赔罪后,朱母的“病”就奇迹般的好了。可即便都痊愈了,想要折腾儿媳妇还不是一句话的事儿朱母眼珠子一转悠,随便扯了些活计,就把温氏使唤得滴溜溜打转。别说去镇上了,那是连歇口气的机会都寻不到。

看到了大嫂的惨状,二嫂缩头缩脑的拎着菜篮往地里头去了,三嫂紧赶慢赶的给公婆做正月里要穿的新棉鞋。她俩当日受到的惊吓着实不小,这都半个月光景了,每次只要朱母的嗓门略大一些,就瞬间怂成了鹌鹑。

跟嫂子们比起来,王香芹倒是个胆儿大的。反正该干啥就干啥,也没刻意避讳着谁,可因为她确实忙得很,朱母也没找她麻烦,只一心一意的折腾温氏。

一句话,朱母算是把杀鸡儆猴做到了极致。

“猴儿们”到底有没有得到刻骨铭心的教训,就目前看来还没准儿,不过“鸡”已经被吓傻了。

不过,就算家里的气氛略显压抑,媳妇们还是在绞尽脑汁的想辙儿,琢磨干什么私活最来钱。可除了三嫂之外,其他人就算拿定了主意,可还有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成本。

三嫂是打算做几个荷包、绣几双鞋垫,卖给偶尔来乡下的货郎。就算货郎不来也无妨的,除了秋收那段时日外,每隔初一十五,乡下都会有集市,可以摆摊卖掉,再不济也能特地跑一趟镇上。尽管想也知道利润不多,可也不需要太多的成本。几块碎布头、各种色儿的绣线,齐活了。

可其他人呢

大嫂和二嫂还没完全定下来,王香芹倒是已经决定重操旧业了,她就想养猪。结合新人任务,就是一开始打算先养五头小猪崽,之后再慢慢的增加,扩大养殖规模。

这个想法要是搁在她上辈子是一点儿问题都没有的,即便她没继承父母的养殖场,买五头小猪崽的钱她还是有的。就算没有,随便打份零工,要凑够本钱也很容易。可别忘了,如今她身在古代,这年头本就没几个适合女人做的活计,乡下地头就更少了。除了帮着下地干活,养些鸡鸭猪羊外,大概也就只剩下稳婆和媒婆这两个行当,偏这两样她都不合适。

王香芹犯了愁,忽的意识到就算解决了私产的问题,她也没处凑本钱。

她娘家的条件比朱家差上许多,当初镇上富户来她娘家下聘礼时,倒是给了几样银首饰,还有几个银锞子,当然还有其他的茶果子等等。就银子来说,加在一起二十两总是该有的。看王家爹娘丁点儿都没昧下,又贴补了些料子棉花,请村里的五福老人帮着做了两床棉被,连带聘礼一道儿陪嫁了过去。

自然,在姐妹易嫁的事情发生后,那些东西全归了妹妹王香椿。

父母那头没的银钱,再说就算有好了,她一个已出嫁的闺女也不好回头跟父母借。假如真的是性命攸关的紧要事,豁出去脸面也就借了,偏是为了自己挣钱的私事,还是对农家而言很大的一笔钱,似乎也就只能向……

寻到了冤大头,王香芹找机会让四郎帮她合算成本:“四郎,你帮我算算,我要养猪的话……”

“啥你要养猪”四郎惊了,“捉猪崽可不便宜,再说娘年后肯定也要养的。”</p>

老朱家原先就有猪圈,养着两头肥猪呢,朱母早先就提醒过王香芹的,叫她好好照看着,勤打扫猪圈,年前这两头猪就该出栏了。可就算年前卖了猪,年后朱母肯定还会再养的,因为年年如此,推测起来并不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