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医(2 / 2)

当最后一人结束治疗后,夏浩然再次拍了拍手,说道:“想必,在座的各位都对自己的身体情况有了更为深刻的认知。同时,也对刚才两名讲师神乎其神的诊疗手段所惊奇,下面,就由我来告诉各位,为何大家同属于中医,而且论起资历和经验,你们远比两个小丫头要丰富多彩,但是在事实面前,为何我们的差距会如此之大呢?”

“中医!”

夏浩然拿起粉笔,在黑板上写下了大大两个字,说道:“提到中医这两个字,我们习惯性的会用‘当代中医’和‘古中医’两个概念进行区分。而之所以这么做,我想在座的或许已经想到了,古中医伴随着人类的诞生,伴随着人类文明的传承和延续一路发展至今,那是何等的辉煌和繁荣!”

“但是每每提及当代中医,我们除了摇头,除了无奈和默哀,还有什么?更有甚者,随着西医鼎盛中医没落,还有人更加可笑的将‘当代中医’划归到伪科学、封建迷信的行列,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之所以有今天这种尴尬的局面,一切都是传承的中断,以及国人敝帚自珍惹得锅。”说到这里,夏浩然指着黑板,继续说道:“请大家看这里!”

古中医=医术+道术+玄学!

夏浩然快速的在黑板上写着,一边说道:“真正的古中医,我们通常习惯性的将其称之为‘道医’。只有道医,才能将医术、道术和玄学相结合,才能更加完美的把医术展现出来。回想一下刚刚两位讲师的整个诊疗过程,你们是否遗漏了什么?”

“以气御针!”林东阳大声说道。

“没错!”

夏浩然点了点头,笑着说道:“以气御针,那正是‘中医气’的一种临床运用;而中医气,则是道术的一种外在表现形式。我记得之前就曾反复的和大家说过,中医讲究修身养性,你们是否以为这完全只是一句套话和空话?现在我就明确的告诉你们,进入华夏中医大学后,我们不仅要专研医术的同时,同时还要学习道术,以及玄学。”

“在座的都是中医泰斗,或许你们对道术这个名字很陌生,但是对‘中医气’应该非常的熟悉。现在我就可以明确的告诉你们,道术是存在的,而且也是你们接下来三年学习生活中主要攻读的课程之一!”

“至于玄学,”

说到这里,夏浩然拿起茶杯喝了一口,说道:“玄学是从易经当中分离出来的,玄学五术,分别是仙、医、命、卜、相。而我们今后只需学习其中属于‘医’的那部分即可。”

“玄学中的医,也就是我们业内所说的‘灵治’,简单点说,就是灵气治疗法。灵气治疗法我在此不做解释,不过,我可以告诉你们的是,在古代像这种灵气治疗法又被称之为‘祝由十三科’!”

“在今天,祝由十三科被斥为迷信糟粕,这其实是不对的。古人对自然界的认识固然有属于那个时代的局限,但是,他们对人体自身探索的成就未必就不如今人,而恰恰正是因为我们现代人过分依赖科技,进而导致潜能退化,开发潜能的各种方法也渐渐失传。”

夏浩然说的没错!

事实成为历史,历史变成传说,传说又变成了神话。随着时间的流逝,还有谁会相信那曾经铁一般的事实?古中医的四诊法“望闻问切”,在今天还有多少人能够掌握?

更何况。

祝由十三科还是比这些更为玄妙高深的东西,答案不言自明。

“或许,刚才也有人发现了,两位讲师的每一次落针,都是沿着某种规律或者轨迹而行,其实,这也是玄学的一种运用。”说到这里,夏浩然微微一顿,继续说道:“说到这里,大家心中应该明白了,当代中医仅仅只是传承了古中医当中的‘医术’,而缺失了道术和玄学的部分。所以,我之所以能被称为神医,李梦瑶和林瑾萱两人为何远比在座的各位更加的优秀,原因不用我说了吧?”

“道是医,医是道,自古医道不分家。若是大家都能博闻强识,遍览古籍,那么就应该清楚,其实在华夏历史上有很多著名的医者,他们都和道家有着解不开的渊源。”

“如东晋的葛洪,不仅是著名的医药学家,更是道家的传奇人物,而他的医学著作《肘后备急方》,更被后人评为最接地气、最实用的医学用书;山中宰相陶弘景,不仅在医药、天文历算、文学深有研究,同时,他更是符咒一脉中茅山道术的开派祖师。”

“我说了这么多,或许在座的有人曾怀疑过,但是最终却仍旧不了了之。这一点,其实也很好理解了,像我今天所说的这些话,一方面受国家层面的影响,另外,更是受传承所限。现在,明白了自己的差距后,我希望在座的每个人,都能好好的珍惜每一天时间,努力的将学校安排的学习内容消化吸收。”

说到这里,夏浩然的目光在所有人脸上一一划过,沉声说道:“华夏中医大学,是每一位中医人的大学;而振兴和复苏中医事业,也是我们每一位中医人义不容辞的责任和神圣使命。之所以告诉你们所谓的薪火计划,就是让你们明白,我们中医大学不仅仅是为了培养一名名优秀的中医工作者,更是为了培育无数的中医火种,并将其广泛撒播到世界各地中去。”

“所以,当你们未来能够顺利的从中医大学毕业,我并不希望看到你们运用所掌握的医术拯救了多少病人,亦或是赚取了多少金钱,而你们的主要目的和任务是薪火传承,是为祖国、为整个华夏中医事业撒播了多少的火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