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泰自幼才华横溢,聪敏绝伦, 好士爱文学,工草隶, 集书万卷, 称得上是大唐的书法家、书画鉴赏家。
他最开始,并没有想要跟太子李承乾争夺皇位。
反正都是自家兄弟,谁做皇帝不都一样。
然而,当李泰得知李承乾是如何对待三哥李恪时,他便开始担忧李承乾会像父皇那般,为了坐稳皇帝之位,杀掉自己的兄弟。
一方面出于自保,另一方面则是父皇对自己的错爱以及太子太傅、门生们的劝解,李泰在李恪身处岭南道的这三个月时间内,心境大变。
在李泰看来,只要自己愿意,皇权似乎成了囊中之物,而中秋佳节,正好是让自己在父皇和文武百官以及众皇子面前,展现才华的最好时机!
“父皇!”
李泰意气风发道:“儿臣自幼喜爱古人的诗词歌赋,对五言诗更是爱不释手。”
“故而听闻父皇要在梨园举办中秋宴会,特意为您请来了世家的弟子,一方面为佳节助兴,另一方面,则是为父皇倾心倾力打造的盛世祝贺!”
“好!好啊!”李泰的话,深得李世民的喜欢,“那么接下来的现场作诗的事宜,朕就放心地交给你去办吧。”
“谢父皇。”说完,李泰赶忙转过身,让世家子弟按照之前的演练,迅速地磨好墨,随后抬头看着天空一轮皎洁的明月,低头便捞起衣袖,点墨成文,非常熟练地“演出”即兴作诗的姿态,在纸上写下准备的诗词。
写完之后,这些文人墨客还左看右看,故作很不满意的模样。
待他们都作好了五言诗,便有宦官小心翼翼地将作品摆在桌前,以供李世民和百官欣赏。
群臣即使不是大儒,却也在李世民的熏陶下,研读过一些四书五经,亲自写可能有些困难,但都有一定的鉴赏能力。
再不济的...也会吹嘘几句吧!
“哟!这篇诗词写得好!通篇没写出一个‘月’字,却以人的心比喻成中秋之月,表示了对爱慕之人的思念。”
“这篇也不错啊!同样是写对爱人的思慕,即使没有运用比喻的手法,但平铺直叙更显真情啊!”
“啧啧啧,这篇诗词才是绝妙,通篇写月,却无关风月,饱含的竟是对大唐盛世的向往啊!”
.....
李世民在长孙皇后的搀扶,以及众皇子和重臣们陪同,仔细浏览这数十篇佳作。
看到这些大唐文人们的佳作,李世民的心中很是喜悦,国富民强不就是如此嘛!
但看完之后,李世民总觉得缺少了些什么,“惠褒,怎么不见你的佳作啊!”
“父皇!”被李世民点名,李泰有些羞涩,“儿臣自认为才疏学浅,岂敢在父皇和百官面前,舞文弄墨呢!还是...算了吧。”
“怎么能算。”
李世民皱了皱眉,“花好月圆夜,怎能少了你的诗篇,朕,就想看到你的佳作。”
既然李世民都发话了,李泰自然不敢再推托,但又觉得自己显摆不够,便拉自己的两位兄长下水,笑道:“在那么多士人面前作诗,儿臣还真有些胆怯啊...要不,大哥、三哥二位皇兄,能与小弟一块作诗,为父皇和百官助助兴。”
李恪闻言,不等李世民发话,很爽快的答应了, 李承乾就头大了,“不行不行,儿臣不是不想作诗为父皇助兴,只是今晚受了些风寒,头疼头晕、胸闷、想呕吐,实在难以有状态作诗啊,非常不好意思啊。”
“既然如此...”李泰看向李恪,阴恻恻地笑道:“只有三哥能跟小弟写咯。”
“小事。”李恪没说太多废话,拿起毛笔,点上墨水便在纸上挥舞,“我也正好来了灵感,四弟你就自便吧!”
“好啊!难得三哥有如此兴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