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9章 诸王齐出(1 / 2)

大宋将门 青史尽成灰 1878 字 8小时前

狄青也要去海外?

王宁安吓了一跳,他是想着把那几个老货赶出去的,毕竟海外情况凶险,像狄青这种乖孩子,到了外面,还不被欺负死,只有那帮老油条,才能所向睥睨,无往不利。

“那啥……狄老哥,你凑什么热闹啊?参谋部可离不开你!”

狄青摆摆手,“现在三军装备火器,已经用不到我了……让王韶接替我就行了。他文武双全,才思敏捷,远胜我百倍,只是资历稍微欠缺,不过他也历练了十年,又有开疆拓土之功,接我的位置绰绰有余。”狄青夸了王韶一顿,又把声音压低,“二郎,你们家的效用裁撤了,韩家赶到西夏了,孔家去了渤海,陛下连宗室都给赶出去了……算起来,我们狄家也是豪强啊,要是不走,留在京里头,被那么人盯着……说句心里话,我挺怕的。”

看起来狄青是被以前的事情给弄出阴影了,总是疑神疑鬼。

王宁安也无话可说。

“狄老哥,你要是真想去海外,那就去渤海国吧!”

王宁安想了半天,只有渤海经营熟了,移民也最多,又有折家军在,而且渤海国和契丹接壤,让狄青过去,正好能发展战斗力,日后灭契丹,正好能借助狄青的力量。

如果把他放在别的地方,狄青太厚道了,还真不合适。

“好,二郎让我去哪我就去哪,回头我拾掇一下,立刻就走。”

狄青怎么如此着急啊?

原来狄青家中是有不少部曲的。

这帮老兄弟,从西北就陪着他出生入死,去岭南的时候,也是不离不弃……多少年下来,狄家差不多攒了800部曲。

按照朝廷的规矩,武将家中,是不能超过500人的,实际上很多将门只有两三百部曲。

狄青严重超编,不得不挂到儿子狄咏和狄谘的名下,勉强算过关了。

可问题是王家的效用士都裁了,折家和种家也都交权了。算来算去,狄家成了部曲最多的了。

狄青也不是没想过,直接都给裁了。

可这帮老兄弟都胡子一把,除了打仗,也不会干别的,而且处了多年,感情又深,狄青是真不愿意和他们分开。

这就看出来了,你想做一个好人,就难免有掣肘。

正好,这一次要派人去海外,狄青琢磨着,他要是能当上总督,手下一堆官职,让老兄弟们也捞到一点好处,光宗耀祖,总算没白跟自己一场。在大宋没法给他们开小门,到了海外,还不是自己说了算吗!

狄青准备妥当,直接辞了官职,和王韶交接之后,立刻前往沧州,准备前往渤海。

到了港口之外,狄青才发现,人可是不少!

除了他之外,还有至少十个豪族,另外还有一大批的被罢黜的官吏,他们都在这里等待,等待着新任的辽王一家!

狄青作为总督,他也要了解一下,这帮人的情况。

这一查可了不得,这十个豪族当中,最穷的一个,也有20万亩田,光是这十家,他们手里的田差不多就有800万亩。

如果按照普通佃户一家10亩计算,就是80万家,如果是20亩,也有40万家!

把他们迁走,有多少老百姓受惠!

难怪王宁安要坚持迁居豪强呢!

这帮人也太吓人了!

要知道,豪强可不光是有钱那么简单,他们手上钱粮人丁,一样不缺,俨然小朝廷,土皇帝,光凭这一点,谁当皇帝都会不安的,区别是以往的皇帝不敢下手而已!

又仔细了解一下,狄青更傻眼了。

这几家豪族,其中有12个进士,分属8家,另外在官员之中,也有7个进士出身的……加起来一共19人,其余的读书人,更不知凡几。

谁能想象,小小的码头,居然聚集了这么多的文人,如果算识字率,这一堆人绝对远远领先整个大宋!

二郎啊,你是疯了吧!

这可都是大宋的精华,你把这么多读书人,都弄到海外,大宋的事情,谁来负责啊?

狄青百思不解,而这些文人凑在一起,也是没有半点好话,全都是痛骂王宁安,说他残害士人,罄竹难书,比起秦始皇,还要残暴……而且这帮人还写诗填词,变着法糟蹋王宁安……话里话外,也抱怨朝廷,说对他们不公平。

狄青也不知道该怎么办,只好给王宁安写了一封信,把看到的告诉了王宁安。

……

“哈哈哈,旧的不去新的不来,不把这帮文人赶出去,怎么革新教育!”

王宁安早就深思熟虑过了,从秦汉以来,历代都施行精英教育,也的确培养出了很多了不起的人物。

大宋的士人拿出来,诗词歌赋,琴棋书画,圣人道理,祖宗法度,说的天花乱坠,三天三夜都不重样。

但为什么有这么多优秀的人才,在原来的历史上,大宋还被欺负,甚至灭国呢?这些诗人词人,大学问家,怎么就没发挥一点作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