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九四章 港口之争(上)(1 / 2)

一品江山 三戒大师 1648 字 21天前

九月底,陈恪到达了广南西路,受到了广西文武的热烈欢迎。

要知道,大宋自太宗朝以来,非但没有增加过任何领土,反而不断的丧师失土,军心、民心都颇为不振,甚至都没人敢说‘收复燕云’之类的豪言壮语。

大理的归附,就像给大宋朝打了一针鸡血。要知道,大理国的土地,自古就是华夏王朝的领土。汉武帝、诸葛亮,唐太宗这些伟大人物,都曾经在此建立过统治秩序,后来因为唐王朝的错误政策,使南诏国读力出去。自此,彩云之南便脱离中央朝廷达二百年之久,就连英明神武的太祖皇帝也没有收回。

如今,大理归附,金瓯得全,且并非通过野蛮的征服战争,而是大理国王主动献国,这实在太符合文人政斧的审美追求了……士大夫们在政治上,追求的是以仁义治理天下的王道。其最高境界,就是所谓的‘我行王道,诸夏归附’!

现在,大理国这个大号的‘诸夏’来归附,岂不是证明大宋朝的仁政很成功,王道已经到了很高的境界?岂不是证明,大宋朝的君臣,是很称职、很仁义的?

原本因为又生了闺女,而闷闷不乐的官家,也一扫心中烦闷,兴高采烈的去太庙告祭祖宗,还在亲自主持郊祭时,向上天报告了这一好消息。自然也少不了厚赏众臣、大派官爵……四品以上的官员,每人都得到了一个恩荫的指标。其余官员,几乎得到相当于一年俸禄的赏赐。

仅仅这些庆祝活动,就花费了一千万贯,绝对可以让明清那种[***]丝王朝颤抖不停。

对于有功之臣,自然更要厚赏。朝野已经有传闻,王珪一回到京城,就会宣麻拜相,范镇也当如此,但这家伙太讨厌,官家不爱见到他,所以只给他加官进爵,不让他回京……宋朝官职分离的好处就体现出来了,就算你是总理级别的官员,一样在地方当市长,不存在什么庙小容不下大菩萨。

至于陈恪,官家钦点的新科状元,本就是赤手可热的人物。而今,他及第后便领命出使、万里疾驰返京,金殿上舌战众相公,最终说服朝廷出兵的故事,已是天下皆知。世人最爱少年英雄,官家亦喜他给自己长脸……本来官家点这个状元,就是力排众议,不少大臣背后议论,是因为陈恪和官家沾亲带故的原因,让赵祯有口莫辩。

没办法,谁让赵祯有前科呢?当年庆历二年那届,本来状元是王安石的,后来他因为‘一言不慎’丢了状元。但了解内幕的都知道,其实根本不是那么回事——真相是曹皇后看上了年少英俊的杨寘,想招为侄女婿。为了给这桩亲事增光添彩,也有‘肥水不流外人田’的想法,赵祯笔杆子一抖,把状元给了杨寘。

人只要做一次贼,曰后别人就总觉着你是贼。所以这次,也少不了官家又给亲戚走后门的议论。要知道宋朝士大夫的嘴巴,损起人来可不管你是皇帝还是相公,遑论陈恪一个新科状元了……也得亏他马上就离京了,否则少不了在各种场合,被人冷嘲热讽。

这下好了,状元郎立下开疆拓土的奇功,不仅让那些说长道短的家伙彻底闭嘴,也让陈恪成了大宋政坛最璀璨的明星。

尽管官家的封赏还没下来,但所有人都明白,这个既有学历,又有关系,还有功绩的小子,必然会飞黄腾达,而且是拽都拽不住那种。所以也就不难理解,广西文武对他的奉承了。

何况陈恪还知情识趣,没忘记在向朝廷的总结汇报中,提及广南西路出兵以及后援得力的功劳,让他们也成了拓土的功臣。

所谓投桃报李,必然是相互的,在欢迎酒宴上,老王罕笑眯眯的送给陈恪两份珍贵的礼物——一是,他从地广人稀的广南西路,征集了五万民夫,又向荆湖南路接了五万,凑齐了陈恪所需的十万民夫。

这份解燃眉之急的厚礼自不消说。单说另一桩,他把广南西路都作院的能工巧匠,一股脑全都派给了陈恪,并许诺,一应物料敞开供应,全力支持开通红水河漕运……这份礼,可一点不比前一份薄,要知道都作院是朝廷设置于各地制造军器,和各类军事物资的机构。尤其是广南西路这种边防重镇,更是汇集了无数能工巧匠,几乎能与汴京的南北作坊媲美。

开凿河道、清除暗礁、建筑堤坝……放在后世也是大工程,何况在技术条件还不发达的宋朝,没有军方的协助,实在是千难万难。

王罕这种‘不见兔子不撒鹰’的老油条,自然不会因为陈恪送了一份人情,就如此下血本回报。他之所以倾力支持,自有他的用意……一来是卖陈恪个好,他是指望不上陈恪什么了,但还有儿孙可以享这份善缘。

当然最主要的,还是他很清楚,红水河的开通,对广南西路意义非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