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到明朝考科举_192(2 / 2)

他自己则去费司业那里求来了《孟子》的全套讲章,依旧是大字原文小字释讲,重点部分按着由红到蓝的颜色拿彩笔在外圈了框子,又在每章的笔记后面附上了翰林们出的相关题目。

书封做得朴实,大红皮正中近一半儿的位置,印着两行大大的“科甲必读系列笔记之四:国子监名师费司业讲孟子”;内封,也就是印着牌记的那页,上半张印着彩绘的费司业半身图像;对页上方高高印着——本篇主笔:国子监司业费公訚;出题人:翰林院侍讲学士李公东阳,翰林院侍读学士谢公迁……

长长一排看官职就叫人想买的出题人底下,印着“本系列出版方为北京居安斋书局,如有盗印,千里必究”的防盗宣言。

印出来第一批热腾腾的笔记,他就揣着书去国子监送给费公叔侄看,请费司业指点需更改处,又请费小解元试做题目。

费宏看着族叔名字下方那一排翰林院,也不由得倒吸一口冷气,问他:“你别是把咱们陪太子做的考题印出来了吧?禁中的东西岂能随意外泄的?”

崔燮抬手拍了拍费解元比他高一些——其实也高不多少——的肩膀,安慰地说:“我也是在国学受教多……一年多的人,我能做这等事么?这些题目是恩师和翰院诸公私下出的,我请恩师问过,大人们都不计较这些的。”

虽然不是给太子的题目,但能请到这么多翰林替他出题,这也是够了不起的。

费宏翻开看了看笔记,又看了一眼后面的题目,便迫不及待地在心里做了起来。崔燮随手抽了一只铅笔给他,叫他只管在书上写,做完了拿馒头擦一下就能擦掉铅字,却不伤书上印的墨字。

费宏平常没用过硬笔,此时却无暇磨墨铺纸,拿着不大顺手的铅笔就划了起来。

他叔父也翻着这本熟悉又亲鲜的笔记,看着附在后面的题目,啧啧叹道:“这书印的确有法度,看字框颜色便能分出轻重,题目也和每章内容相应,看罢笔记就能立刻做题查验自己学的准不准……”

他倒没怎么看书封内自己的图像和编委会那一串人名,抬眼看了崔燮一眼,问他:“若是做题人有不懂处,做错了可怎么办?若叫那读生拿着这书教人,可比教经书教岔了更害人……”

崔燮早想到了这问题,稳重地答道:“学生于此处,也有一点微末想法——咱们监里见有许多才学之士,也都愿意读这笔记,做这题目,学生便想将做过的人的答案集起来,挑出最好的编一本《参考答案》,与这书同售。那些远乡僻野的读书人,就是找不到好先生,也能看着答案校对自己的错处,不至于自己叫或他人错解的引上歧路。”

费司业思索着他的主意,费宏却忽从题海中抬了抬头,坚定地说:“将这些题目附在笔记后的法子确实极好,我想咱们这些给太子伴考之人都能做、愿做这题目,也正合适集……集参考答案。”

作者有话要说: 文中李东阳的诗和讲义都是李东阳的,原诗是

宫河催载满船冰,十月杨梅入帝京。

沁齿不知红露湿,到诗偏助玉堂清。名从傅鼎遥分派,价比隋珠亦称情。

再拜文华门外地,讲筵恩重若为荣。

第158章

费司业查看了那套笔记无误, 又校看了一遍题目, 觉得这书可出了。崔燮敬上了一份润笔,便将第一批印出来的送了五十套给费司业, 留下几摞给翰林们, 剩下几十套捆扎好了带到国子监, 要分送给当初朝他要印制笔记的同窗。

司业主笔,后面又搭着一溜看头衔就让人眼晕的翰林出题……别说是他们这些国子监的学生, 就连在翰院随着名师念书的翰林秀才们若知道了, 都得伸了手来抢。

崔燮先数出八份给费解元,叫他分送陪太子考试的另外七人——多的那份送他叔父, 剩下的便按着预约顺序分给同窗们。

彩印笔记一套四本, 纸张雪白厚实, 分出七八种颜色套印,字体清楚工整,写书人又是当世名师,拿出去卖个二三两银子都不成问题。那群监生们不意他能弄出这么精致的一套笔记, 也不好意思像当初借他笔记抄时那样伸手白拿。

有钱的便要给钱, 囊中羞涩些的只好摆着手说不要, 等别人买了再借来抄。

崔燮也不打算从同学身上赚钱,见有那么多想要又买不起、舍不得买的,便与众人说了自己要集参考答案的事,请同学们做书后的题目。若有做得好,能集入参考的,便送一套题集作润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