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1 / 2)

重振大明 路人家 6021 字 23天前

“来人,往各处仔细搜查一下,看看是不是有大军后撤的迹象。”在愣怔了一阵之后,宰桑.布和终于回过神来吩咐道。不一会工夫,善于查看马匹行迹的人便将得到的情报报了上来:“确有数万的马匹往东南退去,看架势他们走得很是匆忙。”

“唔,我们的人在昨天还曾见过他们的人,现在他们却不见了踪影,一定是那样没错了。既然你们的后方有难,金人必然退得匆忙。这是我们履行之前的约定,阻挠他们的撤退,为死伤的勇士们报仇的时候了。”一旦有了这个概念,宰桑.布和当机立断,除了派出几人回去报讯之外,其他人跟着自己循着踪迹追杀上去。

金人急急退兵,在赶了一夜的路,刚刚想休息一下的时候,身后就传来了密集的马蹄声,全速追来的蒙古人赶来了。刚刚才卸下甲胄,放下兵器的金兵当时就有些慌了,一场乱战就在草原上展开了起来。

虽然一方有备而来,一方仓促应战,但是双方兵力上的差距还是极大的,在金兵回过神来之后,蒙古骑兵就落了下风。见到这情形,宰桑.布和很明智地选择了逃跑。因为蒙人人马少,更加灵活,所以金人一时也真难以追上他们,只得愤愤地看着他们远去。

之后,金人就吃尽了这些蒙古骑兵神出鬼没的苦头,这也大大地拖延了他们退军的速度,时刻要防着蒙人的突袭,让金军苦不堪言。不过因为心忧国中的情况,这些金人也不敢再纠缠于此,只得忍着继续退军,倒是给了蒙古人一个报仇的好机会。

第469章难分胜负

鞍山城外七十里处,明军与金军相对而立,时刻都在提防着对方会对自己发起新的一轮进攻。就在三日前,想要尽快攻下鞍山,然后再进一步杀到辽阳城下的明军就与正赶来想阻挡明军,甚至反攻海城的金军在这里遇上了。

双方都没有心理准备的一场遭遇战就在这离着鞍山有着数十里地的所在打了起来,结果却是旗鼓相当。虽然明军在兵力上占了优势,但是论起骑兵的战力来说,却是金人稍胜一筹,而且金人都知道此战败不得,一败就连都城都会不保,自然人人争先,这一下两万许的金兵就硬是挡住了最精锐的三万明军的进攻。不过金人想要击退明军却也是办不到的,虽然没有明军对付金人最是有效的武器火炮,但那些辽东的骑兵也不是随便就会被金人所败的。这样一来,双方就在这里对峙了起来,时不时地就会战上一场。

满桂在巡视了前方一阵,看到金人暂时没有来攻的意思,而将士们在这几日的苦战之下也很是疲累,无法主动进攻,便回到了主帐去见袁崇焕。一进了主帐,满桂就看到了身着轻袍的袁崇焕正低着头在看着一份当地的地图,嘴里不断地咕哝着什么。为了能够将眼前的敌人击散,袁崇焕已经想了好几条计策,但对方却是一点都不为所动。

听到有人进来,袁崇焕这才抬起了头来,问道:“怎么样,对面有什么反应?”

“大人放心,金人与我们一样也很是疲劳了,一时半会儿不会对我们用兵,我已经命前面的将士们小心戒备了,不会有什么差错的。”满桂说着也将目光落在了那份地图之上:“大人可曾想到了其他破敌的法子吗?我们攻入金国腹地已经达大半个月了,恐怕在得知本国受袭之下,那远征蒙古草原的建奴大军随时会赶回来啊。”

“我也正在为此伤脑筋啊。”袁崇焕叹了口气道:“前几日我曾想了好几个计策让建奴上当,没想到他们却全然不为所动,看来他们的心思都在守字上,对于自己能战胜我们的想法是没有的。可这样对我们却很是不利,时间再拖久一些,他们的援军就会到了,到时候我们只有后撤一条路可行了。现在若是有逸之在就好了,记得在辽东时他就能几次定下妙计对敌,可惜我们却想不出来啊。”

“大人,不若我们再强攻一次看看吧。”这时祖大寿也走了进来,正听到了袁崇焕所说的话,便插嘴道:“如今我们已经兵临金国都城之下,若是就此退去,兄弟们都不会甘心的。对方兵力明明不如我们,而且他们的精锐也都不在国内,我们一定有着能将他们击败的可能的。请大人再给兄弟们一次机会吧!”

“这……”袁崇焕也不想错过了这机会,在踌躇了一阵之后,终于道:“既然你们都想着为国立功,我们便再与金人一战!”在眼看着能立下旷世之功,一举夺下金都辽阳的诱惑之下,便是袁崇焕这样老成的人也不禁有了一些冲动。命令很快就传了下去,让所有的军士在好好地吃上一餐饭,再好好地睡上一晚之后,次日一早就对金人发起进攻。

另一边的金军营中也是一片肃穆,几日下来,金军已经尽了自己的全力,但是面对比自己有着更多的兵马的明军时他们还是处在了下风。好在三军将士用命,而多尔衮虽然年纪不大,也没有从军的经验,却也能指挥若定,几次化险为夷,这使得金军的士气得到了振奋。而守的时间越久,对金军也越是有利,所以三日之后的今天,在明军不再主动进攻的时候,金军也不盲目攻击了,因为他们要等着大汗带兵回援。

不过不进攻不代表不关注明军的情况了,他们的人也时时盯着明军,一旦明军有任何的异动,他们都会第一时间做出反应。现在新的一个情报已经送到了众将的面前:“明军今日整天很是安分,黄昏之后便不再有人出营,倒是炊烟比之平时浓了许多。”

听到这个情报之后,一些有着丰富战争经验的金军将领就说道:“这一定是明军在准备,看情况他们是打算明日全力攻击我们了。”这个推断得到了大部分人的认同,立刻就有人提出了应对之法:“既然他们是打算明天对我们用兵,那今晚的明军一定会好好地睡上一觉,这正是我们化被动为主动的绝好机会!”

许多人都觉的这话说的有理,就都拿眼看向了如今已经真正成为三军之主的多尔衮,看他怎么说。在沉吟了一阵之后,多尔衮便是一摇头:“不成,我们不能主动进攻,特别是晚上。虽然现在明军那边的表现似乎是这样,但是你们敢保证他们这么做不是为了引我们主动出兵,然后好设下圈套来对付我们吗?前几次,明军就是利用了这些诱饵来引我们上钩,若非我们谨慎,这对峙的局面早就被打破了。”

“可是……”有人刚想再说什么,却被多尔衮一摆手给打断了:“我知道你想要就此挽回颜面,不过你们想过没有,一旦我们的判断出错,反而堕入了明军的陷阱的话,我们这些日子的苦战都白费了,而且没了我们,辽阳都城便会被明军一击即破,到时候我们就成为大金国的罪人了。另外,我们只要再在这里守上几日,大汗就会带了人马前来救援,到时候自然可以一泄心头之恨了!”

因为前几次多尔衮的指挥很是成功,这些年纪比他大了许多的将领都服了他,再有他的贝勒身份,这些人自然不好再争辩下去,便听命不再起夜袭的心思。不过为防明军真的要在明天对他们发起进攻,金军也做足了准备,静等着次日的到来。

“呜呜~~咚!咚!咚!咚!……”随着一阵号角声和鼓声响起,已经准备妥当的明军发起了对眼前金军最是浩大的一次进攻。三万骑兵如风一般掠过了数里的距离,向着金军冲了上去。因为这将是明军的最后一击,成则一举攻到金都辽阳,不成则引兵西还,所以全军人人效死,士气如虹。

当然,这次的冲锋也不是随便的摆开了阵型就了事的,为了能起到最大的作用,袁崇焕还是做了一些安排的。当先打头阵的乃是这支大军中最是精锐的关宁铁骑,他们除了马战功夫不在金人之下外,手中还有着威力不俗的火器——三眼火铳。在这次的突袭金国中,为了能起到速战的效果,明军并没有带上威力最大,但却很是沉重的火炮,而寻常的火枪威力还不如弩箭,所以这三眼火铳就成为了他们克敌制胜的法宝。

在关宁铁骑的冲击之下,金军的阵型果然被冲开了一个缺口,而紧跟在后面的其他骑兵就从这个缺口处突入进去,想用凿穿之法将金军的阵形彻底冲散。

但是这骑兵最是常用的战法却早已经在金人的预料之中,所以他们也早就有了解决的办法。在关宁铁骑的冲杀之下,金军虽然看似被打开了缺口,其实却是有意为之,为的就是放了明军进来,然后以局部的兵力优势对这冲入自己的这些大明的精兵。而一旦感觉到入内的兵力差不多之后,金军就会重新将缺口堵上,使明军的前后无法呼应。

虽然金军无论是设想还是施行都很是顺利,但是他们却还是小看了这支突进来的关宁铁骑的厉害所在。虽然被金军围在了垓心,但他们依然用着自己犀利的进攻在包围圈的内部搅起了漫天的风雨。几番冲杀之下,虽然有不少明军被杀,但金人也没得什么好处。而在这时,内外受敌的金军先吃不住劲了,只得任由这支被围的明军突了出去。

不过明军的计划也未能成功,双方只有再次对攻了起来。这一战从早晨一直杀到下午,双方死伤了有数千人之多,但是却依然是一个难解难分之局。在此情况下,主动攻击的明军只得慢慢地退了回去,这些人马毕竟是镇守辽东的精锐,今后对金国的攻防还要靠着他们呢,当然不能在这里全部战死了。

经此一战,袁崇焕已经清醒地认识到想要再进一步是不可能了,再在这里拖下去只会使自己有更大的损失,而这次能侵入金国,夺回义州,又帮科尔沁人解了危难已经是大有所获了。所以在这一战后不久,明军就慢慢地往后退去。

金人一边,这一战也损耗极大,再加上担心明军这是以退为进,他们的目的只是守住道路,所以便只有看着明军退却了。

在明军退回到了大明所属的辽东之地后,那得知了自己的国土被明军所袭,却因为被蒙人拖住了脚步的皇太极才带了人马赶了回来,但他所看到的只是那一片狼藉的战后场面,真正的敌人已经早退了回去。

第470章告假归里

扑了个空的金军,在知道明军的所为之后,一个个都是火冒三丈。在眼看着能将科尔沁部扫灭的时候自家的后院着火,而且连丢数城,连都城都差点被明军攻打,这是金人怎么都忍不下来的。要知道自从萨尔浒后七八年来,一向只有他们出兵攻大明,什么时候被人如此欺负过?所以在这一怒之下,许多人向皇太极请命,要带兵去对明朝发起进攻。

对这样的请战之言,皇太极却不知该怎么决定才好。虽然现在看起来金军上下的士气很旺,但是他却知道在蒙古草原的几番战斗,众军已经很是疲惫,而现在辽东的城池已经尽入明军之手,想要再如前一般顺利攻打他们怕是有些难处了。不过身为大汗的他却也知道,若是这时候制止了众人的这种想法,必会被人认定是懦弱的表现,说不定又会有人借此生事,到时候金国内部又将起什么乱子,这是他极不想看到的。

就在皇太极犹豫不决的时候,突然有北边的守军传来了消息,那里的城池居然遭到了明军的袭击。这下刚好给了皇太极一个转移大家视线的借口,他当即就命人带兵前往该处却敌。见自家的城池还在被明军攻击,那些金国将领立刻就改变了原来的想法,领兵前去。

不过当他们急急赶到的时候,看到的却是人去城空的场景,那处并不坚固的城池在他们到来之前已经被明军攻破,将其中的粮食、马匹抢掠一空之后扬长而去。这一路人马便是赵率教带领的明军了,他们也不曾想到自己的这一次大胆突击会帮了辽东诸城一个大忙。

因为就是利用这一段时间,已经退回到了辽东的明军才急急布好了防线,若是让金军在此之前追上来的话,只怕刚刚到手的辽东北边数座城池能否守住还在两可之间。

这一次先斩后奏,趁敌内部空虚大胆侵入的攻击终以明军的胜利而告终。虽然他们只是夺回了几座原来就属于他们的辽东城池,但这已经是明军梦寐以求的了,这完全改变了自萨尔浒之后明军只能守在城里被动的局面。

在回到锦州城之后,袁崇焕立刻将捷报通过八百里加急的方式传去了京城,并求朝廷再派兵员来辽东,以用来守住新近到手的几座边城。

捷报到京,举朝振奋。这是天启一朝都没有过的大胜,要知道当初的几次胜利都是明军先守,将金人击退而已。如这次般能突到了金人的腹地,还夺回了久被金人所得的辽东的几处城池,那是从未有过的。而这一切都在这个崇祯的初年就取得了,一时间百官都言这是今上仁德,在除去了魏阉一党之后,上天的眷顾。崇祯帝对此也是很是欢喜,之前袁崇焕先斩后奏的行为虽然皇帝驳斥了朝中略有微词的臣子,但他的心里却并不是很痛快。但在看到有此效果之后,崇祯立刻就将之前的不快丢到了脑后,当时就下旨褒奖了自袁崇焕以下的所有辽东守军。

只是对于该怎么封赏立有大功的袁崇焕却有些为难了。毕竟他现在的官介并不高,若是越级擢升的话,说不定会惹来其他人的不满。而皇帝更担心会让自己倚为臂膀的唐枫心里不快,要知道自从将魏阉一党铲除了之后,唐枫从未向皇帝提过任何的要求,只是尽心地做着善后的事宜,而皇帝也因为朝中大臣的弹劾之辞而不得以先压抑下了想要提拔唐枫的心思。

虽然表面看来唐枫并无任何的不满,但崇祯却不知道这是不是他的真实心思,要是看到自己破格提拔袁崇焕,唐枫会不会因此而心生不满。毕竟论起功劳,在崇祯的心里打进金国是比不了铲除阉党的。一者事关自己的存亡,而金人毕竟只是外敌,目前对大明的威胁也不是太大。但是为了不冷了边将的心,崇祯却又不得不大加赏赐,在踌躇了好一段日子之后,崇祯终于决定问问唐枫,看他能给自己一个什么样的看法。

在三月初一日早朝之后,唐枫便被崇祯唤到了身边。皇帝在和他闲聊了几句之后,便试探着问道:“逸之啊,如今辽东取得了大胜,不知你对袁崇焕等人的功劳如何看?”随着君臣之间关系的进一步密切,皇帝已经只呼唐枫的字了,这是满朝文武独一份。

唐枫闻言不假思索地就回答道:“袁崇焕能抓住这个时机及时出兵金国,取回了原就是我大明的数座城池不愧是能战之人,臣是很佩服的。至于功劳,他这一战大扬了我大明的威风,使我军在金军前的劣势大改,更是天大的功劳,无论给予他什么赏赐都是应该的。”

“嗯?”崇祯仔细地看了看唐枫的神情,发现他说这话时没有半点的作假,全是发自真心的,这就说明对方全没有嫉妒袁崇焕的意思。这让崇祯大为感叹:“逸之不愧是国之干城,能就事论事,的确让朕很是欣慰啊。既然如此,现在恰好朝中因为阉党之倒而有了不少的空缺,就让他任兵部右侍郎衔经略辽东吧。”

“皇上圣明,能让袁崇焕发挥所长的就在辽东,而得了如此封赏,他必然会更加用心为国效命!”唐枫赞了一声道,他还记得在历史上,袁崇焕就是在崇祯登上皇位后不久就位及人臣的,而他也确实没有让皇帝失望,直到金人使了离间之计。

皇帝看到唐枫发自真心的欢喜,不觉有些奇怪,终于忍不住道:“逸之,眼看着其他人都有所升赏,但你却不得提拔,你心里就不曾对朕的决定不满了?”

“微臣不敢。”唐枫闻言一怔,随即才小心地道:“臣在先帝时就已经成了锦衣卫的同知,从四品的武官,而我现在年不到而立。年纪轻轻就已经是朝中重臣,数尽我大明朝的臣子,臣不敢说是独一无二,却也是极大的恩宠了,臣不敢再有任何的非分之想。”其实他这话半真半假,世界上的人谁不想不断进步,但唐枫却知道一件事情,眼前的这个皇帝多疑,并不好伺候。

若是在自己不断被拔擢的情况下,让崇祯对自己的忠心起了疑心,恐怕自己会落得一个如历史上的袁崇焕一般的下场,到那时可就真的有苦自知了。而现在自己只是帮着皇帝做事,而不求多大的权力,皇帝自然会对自己信任有加,在这样不断地接触下,皇帝说不定会完全地信任了自己,到那时候,自己再有所升迁比现在的突然冒起要安全的多。

“逸之真乃国士也!”崇祯不知道唐枫尚有这一重的心思,由衷地赞叹道:“朕一直以来都没有给你太多的封赏,的确是有些薄待了你。不知你可有什么心愿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