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3章(2 / 2)

民国军火商人 佛徒 2398 字 23天前

杜海生所生活的是在后世的杜家,那个地方很是好找,而现在的杜家,杜海生只从爷爷口中听过,在民国年间,杜家本在曹县城中,后来因为战乱,不想卷入其中,最后将杜家隐藏在全国各地的产业变卖,最后全族举迁,进入曹县的景山之中,过起了隐居的生活。

这景山不大,在山东来说也排不上名字,不过却是四面环水,水域面积在民国的时候有几乎跟东平相等,而这景山,也跟梁山一样,都是在水域中央,以至于到了后世,景山一带也被杜家全部收购,成了名下的产业,杜海生小时候也在那里住过几年,跟爷爷修习各种功法。

穿过曹县县城,两人也只是随便吃了一点饭菜,并未停留,虽然这次是想请杜家的前辈出手,但更多的是迫切的心情,想回家看看。

一路无话,来到景山湖的旁边,有一个村子,刚入村口,一座巨大的牌坊耸立着,上边书写着三个打字,杜家庄。

杜海生也听爷爷讲过,不过后来文|革的时候,被红卫兵当成了资本家留下的产物,给推倒了。

而且,这个杜家村里边的人全都是姓杜,乃是杜家的家丁和外围成员。

村里倒是热闹,跟一个小镇子差不多,人来人往的,看到他们的轿车也没有什么反应,不像刘家村的那些村民,见到车跟见到怪兽一样的赶紧出来围观。

正在这个时候,倒是有一个中年男人挡在了路中间,拦住了他们的去路。

“嗯?”

杜海生禁不住眉头一皱,疑惑的下了车,来到这中年男人面前,微微一笑,道:“敢问这位大哥,拦着我的车作何?”

“这位小哥,你是不是姓杜?”

中年男人没有说话,倒是反问了一句。

“是。”

杜海生点了点头,他实在不明白,眼前这个中年人到底是什么意思。

“我叫杜军,老爷说今天会有贵客来到,特地让我前来接客。”

杜军,杜家大管家的二儿子,身手了得,抗日战争后,这家伙瞒着一家人,前去参加抗日的队伍,杀敌无数,抗日结束后又回到了杜家,从此不再过问适时,不过,杜军的重孙子,跟自己的关系很好,两人从小在一起长大,那家伙,天生就是一个打架的猛人,即便是自己,当初也跟他打个平手。

没想到,今天竟然见到了真人,毕竟,自己记事的时候,杜军已经过世,并未见过面。

“那好,还望……”

嗯,杜海生实在不该如何称呼眼前这人,喊老哥,那可是自己重爷爷辈儿的人。

“还望前边领路。”

最后,杜海生索性什么都不喊了,还是这样自然一点。

杜军点点头,安排了一个随从将车开走,安置好,自己则领着他们朝码头走去……

第五百九十二章:广积粮,缓称王!

通往景山的码头不大,跟他后世所见完全两样,有几艘船停靠在岸边。

在杜军的带领下,三人登上一条船,这条船不大,倒是规整的很干净,船夫拿起竹竿,往水中使劲一眨,船缓缓的离开岸边,朝湖中心划去。

由于是秋天,湖面全是一人多高的芦苇荡,微风吹过,发出沙沙的响声,身在其中,感受着水面的凉风,整个人都心旷神怡。

“怎么样?这里的景色不错吧?”

杜海生和刘雪坐在船头,打手一指船两边的芦苇荡,很是自豪的说道。

后世的景山湖,由于各种原因,芦苇已经很少,而且由于工业的崛起,水面也没了现在的清澈,让人不禁唏嘘。

“很好,这样的环境,很陶冶人的情操。”

刘雪点点头,很是认真的回答着,她以前都是在都市里生活,平日里也很少出去游玩,像这样的景色,还真是有些流连忘返。

杜军站在一旁,并没有说话,只是眼神怪异的看着旁边这一对男女,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上海那边怎么样?”

杜军来的时候,杜家的家主已经告诉了他要接的是谁,什么来头,他自然听说过杜海生的名字,很是自然的问道。

“还行。”

杜海生不知杜军这话是什么意思,点了点头,有些敷衍的回了一句。

“呃。”,杜军应了一声,仿佛对上海的事情很感兴趣一般,又问道:“对了,听说,铁血十八军和吴佩孚以及唐生智的联军在上海滩城外打了有好几个月了,到现在还没有分出胜负,伤亡情况怎么样?”

闻听这话,杜海生不由得咯噔一声,暗暗思讨片刻,道:“互有伤亡,难分伯仲,一时半会儿是没有个结果的。”

本来一件挺大的事情,杜海生却是寥寥几句话轻描淡写的概括了过去。

不是他不想说,也不是他怀疑杜军,但这其中的事情缘由,还是能少一个人知道就少一个人为好。

“是么?围而不打,打而不攻,攻而不伤,伤而不死,三军对垒,如唱戏一般,这上海,这三军,无非是一个人说了算,要打就打,要合就合罢了。”

杜军说完,看了一眼旁边的杜海生,两人的目光瞬间相撞在了一起。

杜海生万万没有想到,眼前的杜军竟然会说出如此深奥的一番话,但这番话却很明显另有所指,他口中的那个人,不用想也是说的自己。

很显然,自己所自编自导的这场戏,早已被杜军完全看透,只是刚才他问自己,只是试探一番而已。

既然杜军已然知道,那不用想,自己的那个重爷爷肯定也看出了其中的关键,虽然这里距离上海甚远,但看来消息并未闭塞。

他听爷爷说过,这杜军熟读兵书,而且武功甚高,带兵打仗也是一把好手,而且善于观察天下大势,今日一见,果然如此。

杜家能够屹立在华夏大地上,千百年不倒,最主要的一点就是深居简出,低调行事,李治和武则天合谋削弱各大世家的时候,山东的崔家便在其中,而实力更在崔家之上的杜家却安然无恙,最主要的一点就是,很少有人知道杜家,更不知道杜家有如此大的产业。

大唐,周武年间,各大世家多是以土地为主,对于商业多是不重视,在他们看来,行商,是对自己身份的一种贬低,传出去会闹笑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