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启恒正露出感激的神色, 苏采青又说:“因为这部剧的剧本,我参与了创作,布景和服装化妆上,我也有参与,我怎么可能会对自己没信心呢?”

梁启恒顿时感觉又萎了。

此时的他确实是有些经不起逗弄。

于是苏采青正了色,说:“如果这部剧真的赔本了,我也不会怪你,我并不完全是出自于咱们的夫妻关系,才投资了你,更是基于我自己的商业眼光,觉得你这个项目有钱可以赚,值得投资,所以才投钱的。”

梁启恒抬起眼,看上去有点楚楚可怜的,像个大狗狗一样。

苏采青伸手揉了揉他的头发,说:“所以,没赚钱也是我自己的投资眼光问题,你也不需要觉得对不起我。”

“会不会给你的生意带来什么影响?”

做生意最重要的是现金流,如果这边资金无法回笼,肯定会影响到其他的部分的。

“没多大的影响,既然是生意,我就会做两手准备。”

梁启恒对着苏采青,显得十分忐忑,可是面对其他人的时候,他显得十分有信心,最脆弱的一面,只敢在苏采青面前表现出来。

他还真是一个男人和男孩的结合体。

这一年暑假,梁启恒的第一部 电视剧,在本地的省电视台上映。

“梁爸爸的电视要放了!”

“你先把饭吃完,再去看!”张云冰依旧紧盯着弟弟妹妹们,让他们吃完了饭,才可以去看电视。

见张云扬吃完饭,没有直接回自己的房间去,反而默默地坐到了沙发上,张云冰很惊讶:“你不去看你的书了?”

张云扬面不改色地说:“书可以等会再看。”

这是张云扬屈指可数的几次看电视剧,他以前就看新闻之类的。

时间一到,电视剧准点开播,刚刚还有些闹腾的几个孩子,很自觉地停止了打斗,将注意力都放在了电视机上。

前面的歌曲过后,出现了电视剧的名字《打工妹翻身记》。

别看这名字有些土,打工和翻身两个词,很能够吸引这个年代的观众的注意力了。

一晚上播两集,电视剧的剧情进展也十分紧凑,开头就是讲主角杨红梅,家境贫寒,主要劳动力父亲又生病了,家里急需用钱,于是她在同村人的带领下,一起到了城市里打工。

然后第二集 结束时,杨红梅刚好找到了第一份工作,一个在小餐馆扫地擦桌子洗碗的活儿,工资很低,但是她对生活充满了希望。

剧情看上去也很老套,但是以苏采青的眼光来说,这个时代,就是要这种贴合时代浪潮,贴近人们生活的剧情。

过几年,类似的电视剧多了,观众就会产生审美疲劳了。但是现在,正是打工浪潮和下海浪潮正热的时候,许多人都梦想着在大城市赚大钱,这个电视剧正好迎合了人们这个关注点和期待感。

看完电视剧,张云彩第一个抢到了电话,就打电话给苏采青:“妈!我们看完了电视啦!”

苏采青接到电话,就知道他们要说什么,问:“感觉怎么样?”

“挺有意思的,就是我感觉那个女的不太聪明。”

“怎么说呢?”苏采青没想到自己这个才上四年级的闺女,就要开始评价她和梁启恒一起悉心创作出来的这个人物了。

“怎么说呢,就是感觉她不如妈你聪明,肯定不如你会赚钱。”

这孩子的标准还真是简单粗暴。

不管如何,她还是认真看了。

几个孩子都抢着要和苏采青说话,和苏采青说说自己的看法,小一些的孩子,看的自然没那么深入,倒是几个大的,很能够明白女主角杨红梅的艰辛。

“她没有暂住证,在城里打工也不方便。”

“没本钱,就不能做生意,她有钱肯定先给她爹治病去了。”

“而且还没文化,如果有文化,还不至于那样辛苦地去出卖劳动力了。”

几个孩子讨论十分激烈,在电话里跟苏采青几乎扯了快一个小时。

挂了电话,苏采青就看到梁启恒有些幽怨地看着自己。

“坐下来,干嘛那副表情啊?”

梁启恒说:“等会收视率要出来了。”

苏采青知道他又紧张了,就像是刚考完试,就等着出成绩的那种心情:“是啊,我现在对你这部剧的信心更足了。”

“为什么?”梁启恒立马问。

“刚刚和孩子们打电话,这近一个小时的时间,都在说电视剧的剧情,你说,连他们几个都有那么多感想,有那么多触动,其他的观众难道会没有吗?她们中,最大的云冰几个也才初二初三,成年的观众会比他们更了解生活的辛酸和困难,也更能体会杨红梅的苦,更会被她的乐观精神所感动的。”

见苏采青说的有理有据的,梁启恒确实是受到了安慰:“我知道了,我现在确实平静了不少,我去等电话。”

事实证明,苏采青想的没错,凌晨的时候,电视台那边打来电话,说收视率达到了百分之四十二!

这是什么概念,意思是省电视台覆盖的范围内,有将近一半的观众,收看了这部电视剧。

当然,这还是因为有省电视台的原先的观众基础做加持,可之前播放的那些电视剧,也极少有达到这样的收视率的。

苏采青回忆了一下,这个年代爆火的电视剧,除了《血疑》这样的,还没几个电视剧达到过这样的成绩!

“你成功了!启恒!”苏采青也十分高兴,有信心和成了现实,感觉还是很不一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