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4章(1 / 2)

龙啸大明 木林森 5682 字 2天前

紫玲珑撇了撇,道:“说你胖,你还就喘上了,以前怎么从来没有听说你写过诗,填过词的,该不会是找的枪手代笔吧!”

商毅听得心里有些发虚,但嘴上还是很硬,道:“朕是何等样人,岂会找枪手带笔,不过朕志在天下,填词赋诗不过是雕虫小技,只是朕平时不屑为之而己!”

叶瑶瑱在一边掩着嘴笑,而亚莉桑徳拉忽然道:“亲爱的,我刚才你的词里提到一个什么六盘山,我记得这里好像不叫六盘山的!”

紫玲珑眼睛一亮,立刻道:“对呀,这确实不对,亚妮,还是你最聪明,一下就找到漏洞了。”转头又问商毅道:“这是怎么回事,六盘山眀明是在陕西,怎么用在这里了,分明就是抄的他人之作,你还说不是枪手带笔的!”

商毅也是一头暴汗,没想到会在这里出问题,不过他到也有急智,立刻道:“这里是我用错了地名,应该是太行山,太行山!”

写诗填词,用错典故、地名,后来修改过来,也很常见,而居庸关是太行山的支脉,因此如果把六盘山换成太行山,到也可以说得过去,紫玲珑对诗词一道确实颇有些研究,只是哼了一声,没有这里和商毅争执,又仔细把这首词回想了一遍,马上又发现最后一句的问题,道:“六盘山算你用错了地名,那么最后一句‘何时缚住苍龙’呢,如果是用在前几年,你没有打下北京,到是贴切,但用在这里,还缚什么苍龙,总不会说是这是你几年前写的吧!”

商毅心里发苦,别的穿越前辈似乎都没有遇到这种问题,没有人指责他们盗版的诗词中的典故、意思不对,为什么自己就这么倒霉,才刚刚盗版了一首词,就被人抓住里面的不合适宜的地方,但现在被紫玲珑问住了,总不能答不上来,一直急中生智,道:“这才只是统一明朝的疆土,又算得了什什,还有蒙古、青海、新疆、西藏等地尚未收服,还有在海外更为宽广的天地,‘何时缚住苍龙’就是指的这样地方!”

被他这一强辩,虽然说也是有些牵强,不过到也能够说得通,紫玲珑一时也找不出破绽,毕竞一首词也就那么百余字,不可能处处都是破绽,因此道:“算你又说过去,但我还是不信,有本事你再填一首词,至少不能比这一首差!”

商毅见又蒙混过关了,也松了一口气,道:“再填一首词有什么难的,不过诗词一道在于感悟,那能说写就写,今天我的情才已尽,至少也要等几天吧。”心里却想着,下一首词可一定要选好,千万别再出纰漏了。

第五卷 飞天篇 第二七四章 长城定蒙(三)

中华帝国洪宪二年(1651年)十一月三日,商毅在居庸关长城,接受蒙古各旗旗主的称臣朝见,也正式确立了中华帝国对内蒙古地区的统治权,史称长城定蒙。

淸朝确定的内藩蒙古一共有六盟四十九旗,到场的有二十名旗主,另外还有十五个旗派来使者代奉,共计有三十五旗,占到内藩蒙古总旗数的七成以上,也基本可以算定,内藩蒙古总体己经归顺了中华帝国,而在从此之后,内藩蒙古也就正式成为中华帝国不可分割的领土,尽管在后来的时间里,内藩蒙古各盟旗中,也发生过几次叛乱,但内藩蒙古在总体上,始终都是中华帝国的领土,再也没有发生任何的变化。

在十一月三日这一天,二十名蒙古旗主和十五个旗的使者代表在相关人员的指引下,登上了长城。

因为经过了三天的准备工作,中华军己经在长城内外做好了充份的布置,选择的朝见地点是一段地势平坦而宽阔的长城段,在正中的地方,己经搭起了一座高台,共有九级台阶,高达五尺,当然是暗含九五至尊之意,一条红色的地毯从高台上顺着台阶铺下,一直廷伸到蒙古各旗主、使者登上长城的入口处,高台上放置着一张龙椅,左右遍插五彩龙纹旗帜,高台的左右,站立着中华军的士兵,并且各放置看六尊青铜火炮,青渗渗的光芒,黑洞洞的炮口,令人不寒而立。

而在长城的两侧的城垛口外,己站立着两列中华军的士兵,着装整齐,一个个持枪对立,每隔丈许远的距离,还插着一面旗帜,迎风飘扬,一直沿伸出十余里,北风猎猎,刺刀映着阳光,耀眼夺目,而在长城内外两侧,各有两个师的中华军士兵,列成方阵,肃然圪立,在方阵之间,放置着大小不等的火炮,虽然有数万人马,但除了风吹大旗发出的“仆仆”声音之外,再无其他的声响了。

整个场面显得肃杀而凝重,气势震慑人心,也使登上长城的众蒙古旗主和使者也都不由自主的屏气闭嘴,保持沉默,目光只是偶尔在士兵们手中的火枪,阵列在高台前的火炮扫上几眼,因为现在众人都清楚,这是威力何等可怕的战争利器,中华军就是靠着这些武器,争横天下,平南定北。

众蒙古旗主和使者登上长城之后,在相关人员的带领下,按各盟为单位,站成了六条纵队,列于高台之下。

就在这时,有人高喊了一声:“皇帝驾倒!”

随后,只听“轰!!轰!!轰!!轰!!”炮声轰鸣,震耳欲聋,山摇地动,连长城似乎都颤抖起来,众蒙古旗主和使者都不曾防备,有二人一时站立不稳,都跌坐到地上,而在炮声轰鸣过后,又是“砰砰啪啪”一排一排的枪声响起,然后又是炮声,周而复始,当然现在发射的,都是礼枪礼炮,只填充了火药,但并未放置枪弹炮弹。

而在枪炮的鸣放声中,只见商毅头带军礼帽皇冠,身穿龙袍军服,肩章佩带,佩剑带枪,从另一侧的入口登上了长城,从容不迫的蹬上了高台,然后转过身来,面对着众蒙古旗主和使者,而这时所有的枪炮声也全都停止,士兵们齐声欢呼“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如果是有心人就会发现,炮声是以十八响为一通,枪声是以九排为一轮,一共进行了三轮,正好在商毅登上高台时停止。

蒙古旗主、使者当然不知道鸣放的礼炮,因此一个个心头震颤,胆战心惊,等鸣放完毕之后很长一段时间,众人连大气都不敢出,等士兵的呼喊结束,一时又是万赖俱静。

过了好一会儿,才又有人高喊道:“蒙古各旗主、使臣,行大礼!”

众蒙古旗主、使者这才恍然大悟,赶忙都跪伏于地,向商毅行三叩九拜的大礼,并且三呼万岁。

商毅坐到椅子上,道:“蒙古各旗主、使臣,平身!”

众人这才起身,商毅才道:“蒙古各旗愿意归附中华,仍是中华幸事,我中华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各族归复,都当予以接纳,那么从此以后,汉蒙两族同为一家,情同手足,不论彼此,各族平等,同称为中华民族!”

众蒙古旗主、使者又齐声道:“谢万岁!”

场面话交待完了之后,商毅才开始一一策封蒙古各旗的旗主,并向他们颁发帝国的策封召书,不过因为时间匆忙,来不及给每名旗主铸造金印,因此等商毅返回南京以后,再派人将金印赐到各旗中去,当然同时还相应赏赐给各旗主一些礼物。

当然各旗的旗主仍然是各归各位,并没有变化,只是现在得到了中华帝国的正式确认,各旗主在领到了策封的诏书和礼物之后,也都再次向商毅叩首谢恩,也再次表示,自己将臣服于中华帝国,永不反叛。

等将到场的各旗主都封完之后,才开始策封那些没有到场的旗主,由各旗派来的使者代领及叩首谢恩,虽然这一批人也被策封为旗主,但赐下的礼物要比亲自到场的旗主少一些,以示区别,毕竟亲自到场的旗主,当然应该受到优待一些,而那些本来是被中华军俘虏,被迫来参加的旗主却是因祸得福,反而得到了一份更为丰厚的礼物,总算是没有白当几天俘虏。

随后商毅这才公布帝国对蒙古的政策。

中华帝国将正式设立内藩蒙古自治区,在原则上,自治区推行蒙人治蒙的政策,蒙古自治区乃然划分成为六盟,各盟的地区,以及盟内各旗的数量都与清廷规定的一致,但会盟制度和盟主做出一些改动,清廷规定蒙古各旗三年会盟一次,选出各盟盟主,而帝国改为两年一次,盟主一位,由各旗轮流担任,而在担任盟主其间,称为盟主旗,当然各盟的第一任盟主,仍由原来清廷指定的旗主担任。

但盟主只是作为帝国中央对蒙古各旗的监督机构,不能干预各旗事务,也无权私自发布政令,各旗内部仍然享有很大的自治权,这一点和清廷仍然一样,而是各旗轮流担任盟主,人人有份,因此这一点变化也颇受各旗的欢迎,毕竟谁都能过一过盟主的瘾,由其是帝国正式确立蒙人治蒙的原则,也让众旗主都大为安心。

当然中华帝国征服蒙古之后,也有一些新的制度,首先是将察哈尓和归化城土默特合并,称为内藩蒙古自治区察哈尔府,归化城正式更名为呼和浩特,受帝国的直接控制,帝国将在这里派遣官员,治理地方并驻军守卫,由北京军区管理,治所设在呼和浩特,同时蒙古各盟旗的事务,也都由察哈尔府管理,不过察哈尔府也并不干涉各旗内部的事务,但各盟举行会盟的时候,察哈尔府都要派人参与。

同时商毅还做出决定,五年以后,在察哈尔府成立内藩蒙古自治区政府,仍然坚持蒙人治蒙的原则,由各旗联合组成自治区政府,共同管理自治区内部的事务,当然俱体的制度,将由各旗派遣代表,到察哈尔府先组成一个自治区政府筹委会,大家共同商议制定。

对于成立内藩蒙古自治区政府,各旗旗主的态度都不径相同,有的支持,有的反对,但一来自治区政府是在五年以后才成立,现在时间还早,二来从商毅的声明来看,自治区政府仍然也是坚持蒙人治蒙的原则,而且由各旗派代表参与讨论制定自治区政府的各科制度,因此就是持反对态度的旗主也都暂时没有声张,等到时看一看俱体情况再说也不迟。

最后一点就是在长城内外开设通商口,方便汉蒙两族进行通商贸易,并且允许蒙古和帝国的其他省份进行自甴通商来往。

这一条是最受各旗主的欢迎,因为蒙古地处偏远,经济情况不十分落后,而且物产也十分单一,其本不产粮食作物,因此对于中原的各种物资主要是粮食、茶、糖、盐、铁、棉布、丝绸、药材、木材,金银制品等等的需求量都很大,而蒙古出产的马匹、牛羊、兽骨、皮革制品、奶制品等等,也是中原地区所需要的商品,双方确实有一定的互补性,其实尽管在中国历史上,中原王朝一直都和北方的游牧民族战争不断,但双方的通商来往也同样一直没有中断过,甚致比战争的时间更多,不少时候双方都是一边打仗,一边做生意。

其实经济实力才是中原王朝对北方游牧民族的优势所在,因为从贸易依赖性来说,游牧民族对中原商品的依赖,要远大于中原对游牧民族商品的依赖,只是由于观念狭碍和见识的不够,历代的中原王朝都没有意识到,可以利用经济手段来控制北方的游牧民族,只是把与北方的游牧民族开埠通市,当作是对他们的一种恩赐,体现上国皇恩,而不是制约他们的手段,因此在与北方游牧民族开埠通市上,往往都带有很大的随意性,往往是心神来潮,想开就开,想关就关。

实际并不是所有的时候,北方游民族都有入主中原,统一天下的雄心壮志,在大多数时间里,北方的游牧民族只是想生存下去,或者生活得好一点,而其实也并不想和中原王朝打仗,只是双方不通商,游牧民族就无法得到自已需要的商品,只好发动战争去抢,双方的绝大部份战争,就是这样引起来的。

第五卷 飞天篇 第二七五章 长城定蒙(四)

不过在商毅穿越以前生活的时代,经济手段实际己成为大国之间博弈的主要手段,绝大多数的事情,都可以在经济层面上来解决,根本不需要发动战争,当然各国也不敢轻易发动战争。

当然在这个时代,仅仅只靠经济手段,能够解决的事情确实很有限,但仍然可以做为战争的一个重要辅助手段,只要是能够应用得好,还是可以发挥相当大的作用的。

因此商毅也把与蒙古通商,做为对蒙古进行管理一个重要的制约手段,一方面通商可以促进汉蒙之间的交流来往,进一步接近融合,加强蒙古人对帝国的归属感和认同感;另一方面也是通过贸易手段,控制蒙古的经济命脉,当蒙古各旗都习惯了通过互市贸易的方式,来获得中原的各种物资的时候,就算再出现一二个野心家,想唆使蒙古进行反叛,也很难得到广泛的支持,毕竟对绝大多数的蒙古牧民来说,并不希望打仗,因为打仗始终都是一件充满了危险的事情,弄不好就会送命,而能从打仗中收益的,永远只是少数旗主,轮到士兵身上的,总是少数。

不过帝国自身保持强大的武装威摄力量是前题,否则神马经济手段、外交手段都是浮云,如果是狮子老虎,长得肥壮到是无所谓,但如果是猪羊,过于肥大绝对不是好事。

当然各旗主使者并不知道商毅的想法,但知道帝国不仅在长城内外开设通商口,而且还允许自由通商,而在这方面,帝国比清廷开放得更宽,这也就表示,汉人的商队可以深入到蒙古各旗,兜售各种所需的商品,当然从理论上说,各旗也能派出商队,跃过长城,进入到中原内地经商,这对蒙古各旗来说,都是绝对的好消息,因为各旗的通商权大倍份都掌握在旗主的手里,一但开通商贸,也就意味着钱财滚滚而来。

因此到这个时候,各旗主才都有一些向中华帝国投降,也并不见得就是一件坏事的想法,于是也都心脱成服的再次向商毅谢恩。

随后商毅又乘机下令,各盟的盟主在回到盟内之后,马上招集会盟,一方面督促未派出使者朝见商毅的旗主,尽快派出使者到南京去,向中华帝国表示臣服,同时也宣称,如果在明年三月之前,还没有遣使入朝的旗主,帝国将视为不臣之旗,将立刻出兵征伐,绝不宽恕。

而在另一方面,也是确定以后各盟轮流出任盟主的排列秩序,交到呼和浩特的察哈尔府来,在场有三名盟主,都一一允诺,而未到场的盟主,他们的使者也都表示,一定会回去转告。

这一来,所有的事情都处理完了,结果当然是皆大欢喜,商毅也立刻下令,就在长城上设宴,招待各位旗主,同时还把福临母子三人也请,一同列席,毕竟他们也为这次收复蒙古各盟出了一些力气,而且商毅也表示,尽管这一次的功劳还不足以使他们母子能够被释放,但也确实是有立功表现,因此在回到农场之后,将酌情给予一些奖励,在工作上也会有所照顾,干一些轻闲一点的活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