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1 / 2)

大清终于有了自己的万吨铁甲巨舰,以前的那个亚洲第一的北洋舰队似乎又回来了!

第二卷 龙起东南 第二十五章 风云又起

唐健看着每一个登上新舰的北洋海军脸上因高兴而流露出来的泪水,心中同样的微微一笑,自甲午一战之后,他们被压抑这么久的心情也应该放松放松了。

唐健并没有责怪众人因为高兴而耽误新舰的海试,而是一直等他们兴奋完了之后再重新带着他们回到海洋之上。

本来唐健已经将这两艘万吨级的战列舰命名为“操日“和”操本“号,可田阿登说这个名字起得太**了,唐健后来也一想,这名字听起来似乎是有点不雅,似乎配不上这两艘军舰的气势,还是取个比较霸气一点的名字,最后唐健和田阿登等人商议,最后决定给这两所战列舰命名为“龙威”号和“龙啸”号。

“龙威”、“龙啸”是唐健自主打造的万吨级战列舰,排水量标准是13000吨,满载14000吨,其中最令唐健满意的是经过两年的调试和改进,两艘战列舰的理论航速已经达到了18.5节的航速,比预期要整整多出了一节,这些还是田阿登的初步估计,还要等到实际的海试才知道实际航速,并且田阿登拍着胸口保证说绝对比这个理论的速度还要快,这让唐健欣喜若狂。

虽然“龙威”、“龙啸”号在世界上的战列舰中排水量不是最大的,但是在笨重装甲又厚的主力舰中,“龙威”级战列舰绝对是最快的。

还有一点,就是唐健采用的是后十几年才设计出来的三联装主炮,比起现在任何列强的双联装的主力舰,其火力都是他们的一点五倍,更为可观的是,三联装的主炮经过田阿登的改进,有效射程可以达到一万米!

一万米?什么概念?

在当时的海战之中,因为主力舰主炮射程了限制,虽然主炮射程可以达到八千到九千码,但是因为误差非常之大,这么远的距离射击命中率奇低,简直是浪费炮弹,所以但是依据舰炮射程,只有两只舰队在距离五千米的距离时才算有限射击距离,这个时候,国际上就将五千米设定为舰队的有效攻击范围。

再就是田阿登依据后世的经验,改进并加强了管退技术,三联装的主炮的射速能够达到一分钟三发,比之英国的“君权”级战列舰每分钟两发的射速还要快。

不得不说,田阿登剽窃了后世无数的经验,省去了论证的时间,直接运用到了“龙威”级战列舰上,使之成为了20世纪末超越了“君权”级的无上利器。

唐健将叶祖圭和程璧光分别任命为了“龙威”、“龙啸”号的“管带”,现在应该是叫北洋海军少将舰长。“龙威”代替“海容”成为了北洋海军新的旗舰,当然,两艘军舰上同样装备了最新的无线电技术,再也不用担心通讯旗具被毁,而陷入大东沟之战时作战混乱的被动局面。

等到北洋海军官兵们兴奋过后,都兴奋的在各自的岗位上准备着,在唐健的一声令下,封闭了近两年的船坞上厚重的闸门开始在齿轮的作用下,缓缓上升,早晨的第一缕阳光从外面照了进来。

此时的码头之上全部都是戒严的清军,此次的海试也是在保密之中,早在两年建造这两座封闭式船坞之前,这两个船坞就成了军事禁地,方圆五里之内不能出现闲杂人等。

唐健这样做同样是为了保密,虽然他知道列强也包括日本也不相信大清自己会造出万吨低的主力战列舰,根本就不会派出所谓的“情报人员”来窃取自己封闭式船坞的情报,但小心谨慎一直是唐健的作风,这次也不例外。

船坞的方圆五里之内不会有闲杂的人等,同样的他也照会了其他各国的军舰,说大清今天会在这一片水域实验水雷实验,告诫其他各国的军舰请勿擅自闯入这片海域,以免触雷发生事故。

在一切准备就绪之后,封闭式船坞的闸门终于完全打开,数十份缆绳连接在船坞外十几艘拖船上,如此大的军舰,只有十几艘拖船才能够将架在滚木上的军舰缓缓的顺利拖入海水中。

首先拖出的是“龙威”号,舰艏甲板上的旗语兵挥舞着旗语,示意前方的拖船“龙威”号已经准备完毕,拖船在接到指令后,蒸汽轮机发出浓烈的黑烟,缓缓的朝海中驶去。

“龙威”号在前方巨大的拖力下,整个军舰和滚木相连的地方发出“格格”的巨响,还有钢板扭曲的发出刺耳的金属摩擦声。

这一刻,唐健的心高高的悬起,现在的这一刻是考验这只万吨巨舰的时刻,万吨级的军舰全身重量集中在舰身和滚木接触面上,舰身受到的压力是在海中的数百倍甚至是上千倍,如果舰底的钢材不够结实,那么极有可能会在入水之前,因为滚木的摩擦而挤压出裂缝,众所周知,军舰的“下三路”的防护是最脆弱的。

而且,“龙威”级战列舰采用的是高弦干的设计,重心比之以前的还要高,其倾覆的风险也随着增大,虽然田阿登已经做过了无数次的论证,但唐健看着旁边一头大汗的田阿登,唐健知道,田阿登也不能打包票保证万无一失。

此刻,随着刺耳的金属摩擦声越来越大,唐健的心也快到了嗓子眼了,万一,“龙威”号在下水之前底部出现裂缝,或者舰身倾侧,对于“龙威”号来说都是毁灭性的打击。

“砰”!舰底发出一声沉闷的响声,金属的摩擦声也渐渐越来越小,整个“龙威”渐渐平稳,唐健知道,“龙威”海试的第一步入水算是成功了。

随着一阵欢呼声,“龙威”号渐渐被十几艘拖船渐渐拖入深水区,随着“龙威”号船舱内8座单头圆筒锅炉的缓缓释放出蒸汽,万吨级的“龙威”号缓缓的朝外海中驶去。

很快的,在第一次成功将“龙威”号拖出船坞后,“龙啸”号也顺利的从船坞中被拖船拖到了深水区。

随着“龙啸”号上腾起的烟柱,“龙啸”号开始和“龙威”号并行朝外海中驶去。

经过几个小时的海试,结果实验非常成功,瞧着叶祖圭笑的一脸的褶子就可以看得出来。

“龙威”级战列舰包括两台三缸立式三胀式蒸汽机,三轴双舵,所有的试航时速都超过了设计航速。

正常通风是的功率是11000指示马力(航速18节),强压通风是为13000指示马力(航速达到了18.6节),最大航速19节-19.3节,采用的8座单头圆筒锅炉,工作气压为180磅/平方英寸,续航力为3500海里/17节,5000海里/15节。

每门340毫米主炮备弹100发(30发穿甲弹,15发“帕利塞”穿甲弹,50发常规弹,15发高爆霰弹),每门l40型152毫米速射炮备弹250发(25发穿甲弹,48发“帕利塞”穿甲弹,150发常规弹,27发高爆霰弹)。

三两装的火炮果然火力强大,一艘4000吨的靶舰在8000米的距离连两艘“龙威”级战列舰第一轮的交织火力下都支持不住。

海试非常成功,实际航速远远优于设计航速,高弦干的设计在海浪中行驶的非常平稳,火炮的射速也在预料之中,最后,在北洋海军的凯旋声中,两艘“龙威”级战列舰驶回了港口,然而三联装的主炮在清洗后被厚厚的炮衣遮住,唐健依然不想这惊世骇俗的三联装主炮被人看见。

这一次,唐健破例北洋海军喝酒庆功,整个码头上灯火通明,推杯置盏、猜酒划拳声此起彼伏。

叶祖圭和程璧光两位舰长特别高兴,能摊上这样万吨级战列舰的舰长是二人毕生的梦想,如今得偿所愿,两人在酒桌见来回敬酒,来宣泄心中的喜悦之情。

唐健只是拿着一杯酒浅尝辄止,看着眼前兴奋的双脸通红的北洋海军们,唐健的心中同样高兴无比。

突然,一个哨兵走了进来,在唐健的耳边耳语了几句,唐家微微一笑:“呵呵,痛快,俄国人终于和小日本干起来了!”说完将杯中的酒一饮而尽。

第二卷 龙起东南 第二十六章 硝烟再起

清政府和俄国于1896年签订了《中俄密约》,中俄同盟商议共同对付日本,并同意了俄国修筑西伯利亚铁路经过中国的黑龙江、吉林直达海参崴。日本对中俄的联盟深有忌惮,觉得在远东的利益受到了威胁。

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后,战胜的日本依靠获得的巨额战争赔款,国力和野心大增,立刻展开了一个十年海军扩张扩充计划,在另一方面,俄国也同样开始积极扩充海军的势力,在法国的协助下,于圣彼得堡的造船厂中建造新的战列舰,企图在1904年是海军实力成为仅次于英法两国的第三海军大国。

可是,大清的北洋海军在新任提督唐健的一系类政策的扶持下,恢复迅速,在几年的时间内就从从英德几国疯狂地购置新舰,短短数年之内,北洋海军就已经拥有了大小战舰四十余艘,还有国际上传言的大清独立建造的新型战列舰完工在即。

这一切,都引起了日本的空前关注,俄国已经同清政府租下了曾经的远东第一要塞——旅顺港以及周边的大连港,而唐健的北洋舰队大部分驻扎在于旅顺隔海相望的威海卫港口,另有一部分守卫在山东胶州湾。

唐健北洋舰队的迅速崛起以及和俄国的深切合作,已经引起了日本当局的惶恐不安,不管是山东的威海卫的北洋舰队,还是驻扎在旅顺的俄国的太平洋舰队,对于已经是日本囊中之物朝鲜来说都是巨大的威胁。

并且,早在几年前,俄国逼迫日本放弃辽东半岛一事,已经令日本怀恨在心,在俄国租借旅顺、大连湾之后,俄国还积极向朝鲜半岛扩张,朝鲜本来是日本与亚洲大陆交流的跳板,朝鲜若为俄国所控制,不但日本向亚洲大陆扩张将化为泡影,甚至日本本土亦免不了为俄国所侵扰,日俄两国的关系随着北洋海军的逐渐强大而日益恶化。

北洋海军的迅速崛起也让日本的扩备海军的计划也随之改变,日本几年间分别朝英国和德国购置了大批新舰,以期通过军事手段解决日俄两国在远东的争端。

日本的计划是在1900年之前举全国之力与俄国在旅顺的俄国太平洋舰队主力决战,打败俄国太平洋舰队之后,尚显稚嫩的北洋海军将不会是作战经验丰富的日本联合舰队的对手。那么,击溃俄国在东北的势力,则成了现期日本的首要任务。

前几日,在唐健前去福州船政局接收新舰的时候,日本在黄海之上和俄国的太平洋舰队有过一次小的摩擦,后通过其他各国的调停,两国承认是为误击事件不在追究两国的责任,然而,日本和俄国在朝鲜问题上的争端愈演愈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