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7节(2 / 2)

跃马大唐 大苹果 4677 字 1天前

“当年我和忠王在宫中一起长大,忠王为人敦厚仁义,将来必是个明君。若说我王忠嗣这一生只会对一人效忠的话,这个人便是忠王。”

这是魏林奏折中的一句话,这句话可谓大逆不道,而且里边包涵的含义颇深。当李林甫将这封密奏呈递给玄宗之后,玄宗立刻便联想到此次战败的蹊跷之处,以及之前王忠嗣一直迟迟不肯进攻石堡城并且写奏折讽刺自己好大喜功的事情来。

越是这么想,便越是疑窦重重。越是怀疑王忠嗣有问题便越觉得他一定有问题。王忠嗣如此公开的表示他只效忠太子,难道说这次战败是他故意为之?故意不愿意让自己希望在有生之年看到吐蕃臣服之景?

对这些事玄宗丝毫不手软,当即下令将王忠嗣交于刑部大理寺御史台三司会审,严查王忠嗣背后的图谋。可怜王忠嗣刚刚看到了冒头的希望,被这一闷棍又打入深渊之中。

这一次涉及的事情更为严重,一些为王忠嗣鸣不平并且在玄宗面前求情的人再也不敢说话了。这件事很容易便有谋逆之嫌,谁也不敢惹火上身。唯一还特地赶到京城为王忠嗣求情,以性命担保王忠嗣对陛下忠心不二的人便是哥舒翰了。这个胡人出身的大唐将领的表现反倒比正宗的唐人有骨气的多,据说在宫中追在玄宗的身边连续几天的求情,最后终于让玄宗稍稍松了口。不久后王忠嗣被贬为汉阳太守,永远的离开了京城。

正月以来,朝中围绕着王忠嗣一案闹得沸沸扬扬。王忠嗣固然满腹的冤枉数不出,但有一个人比王忠嗣更为恼火,那便是太子李亨了。当王忠嗣再一次深陷魏林密奏之中时,李亨也无法为王忠嗣去求情了,因为魏林密奏的王忠嗣的言论里涉及的当事人正是自己。在这个时候,李亨绝不能多说一句话,因为父皇的目光正灼灼盯着自己,稍微言行不当都会产生毁灭性的后果。

李亨心中之怒可想而知,一切仿佛是历史的重演,当年皇甫惟明也是因为类似的原因,今天又轮到了王忠嗣了。自己身边的臂膀一个个的被斩断,彻骨之痛令人难以形容。而且让李亨恨的咬牙切齿的是,皇甫惟明和王忠嗣的事情都是同一个人所为,李林甫两次以同样的手段让父皇亲手斩断了自己的臂膀,将自己陷入了孤立无援的境地,李亨恨不得将李林甫碎尸万段,方解心中之恨。

很明显,那魏林早不跳出来晚不跳出来,偏偏这时候跳出来写了这封奏折,那一定是安排好的。李林甫老奸巨猾,知道在什么时候用什么手段让事情变得万劫不复。这一切都是他精心设计精心安排的结果,自己又一次在和他的争斗中完败了。

格调阴郁的少阳院里,李亨彻夜难眠,一夜一夜的坐在床上难以睡着。每有风吹草动,他便紧张的睁着眼睛四下环顾,生恐是父皇下旨派人来拿他。他苦苦的煎熬着日子,直到王忠嗣被贬谪出长安后,李亨既松了口气又感到无限的失落。

既然王忠嗣没有因为那封密奏而被杀,便说明这件事又和当初韦坚皇甫惟明一案一样,自己的太子之位起码是保住了。但王忠嗣一倒,自己手中所有的筹码瞬间输的精光,自己再没有任何强力支撑自己的倚仗了。从现在起,李林甫将会肆无忌惮的对付自己,而自己毫无还手之力。那么自己的太子之位又能经过几次冲击呢?

王忠嗣离京的当天晚上,李亨终于有了些许的心思和李辅国商讨下一步该如何办。在此之前,李亨因为担心而没有心情同李辅国商讨对策,李辅国也只能耐心的等待。

书房中,一盏孤灯之下,李亨坐在案后,苍白憔悴的面容在烛火下忽隐忽现,像是个没有灵魂的躯壳一般。李辅国看着李亨的样子心中暗叹:这样的人将来如何能掌控大唐江山?他根本就不是个皇帝的料啊。优柔寡断,易怒多疑,遇事无谋。可惜的是,自己却只能竭力的辅佐他,没有其他人可以辅佐了。但这样也好,当太子即位之时,自己可以更容易的掌控左右他,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李辅国,现在的情形你说该怎么办?我该如何应付如今的困局?王忠嗣被贬,他所掌控的陇右河西朔方三镇全部易主,哥舒翰和李光弼他们本太子和他们素无交往,他们会支持我么?”李亨低垂着目光嗓音嘶哑的道。

李辅国站在李亨的面前,目光中带着一丝鄙薄的嘲讽,但话语却很诚恳:“殿下,现在不要去想拉拢李光弼哥舒翰他们了。现在这个时候,谁还肯公开的表示对太子您的忠诚?这不是自找麻烦么?要想得到他们的效忠,眼前之局须得破了才成。”

李亨抬头期待的看着李辅国道:“眼前的困局如何破?我已经预料到接下来李林甫这老贼会肆无忌惮了。还有杨国忠,王忠嗣的倒台也有他的一份力,这两人联合起来,我这太子之位岌岌可危,也许……也许明天父皇便一道圣旨夺了我这太子之位了。”

李辅国叹了口气道:“殿下不必如此惊慌,越是这时候,越是要稳住阵脚。殿下知道为何会有今日之困么?奴婢有句话不知当说不当说。”

“都这时候了,还有什么不当说的?”李亨叫道。

李辅国道:“那奴婢便冒死说了。若言语不当,请殿下恕罪。”

李亨摆手道:“你我之间不要有什么顾虑,想到什么便说什么,你知道本太子对你从不设防,你是本太子最为信任的人,没有任何人能取代你在我心里的地位。”

李辅国拱手道:“多谢太子,奴婢感激涕零。奴婢要说的是,太子您太犹豫了,太优柔寡断了。本来太子有大把的机会不让局势陷入如此的困局之中,但还是一步步的滑入此时。当初,皇甫惟明和韦坚之死太子便该有所警示的。在此之前,太子手中握有太子三卫上万兵马,还有王忠嗣的四镇近二十五万兵马,多么好的局面,竟然就这么白白的葬送了。”

李亨皱眉道:“你这话是什么意思?”

李辅国道:“太子啊,二十五万兵马足可干天大的事情了。太子但凡果决一些,现在您已经坐在金銮殿上接受群臣的朝拜了。”

李亨一惊道:“你是说……你是说我该起兵造反夺位?”

李辅国皱眉道:“那可不叫造反,那叫清君侧。李林甫杨国忠这等奸臣在陛下身边耀武扬威,弄得朝廷鸡犬不宁。太子若是举兵清君侧,各镇兵马都将拥护太子。再说了,夺位又有什么不好?我太宗不是玄武门之变登基大宝?就算当今陛下,不也是杀了韦皇后,逼孝敬皇帝让位于他,后又连太平公主也赐死了?有人会说陛下半个不是么?胜者王侯败者死,那皇帝的位子人人觊觎,若不果决,如何能坐?”

李亨怒道:“大胆,你竟诽谤父皇,你想死了么?”

李辅国冷笑道:“殿下尽管杀了奴婢便是,奴婢这些话早就想说了。奴婢说这些是为了谁?还不是为了殿下您?您倒是孝顺敦厚,但结果如何?效忠您的人一个个被扳倒,殿下只剩下孤家寡人一个,一旦太子之位被夺,殿下还有活命的机会么?李林甫若是奉新太子登基,殿下是第一个被赐死的人,殿下还不明白这个道理么?”

李亨呆呆无语,半晌后叹了口气道:“现在说这些有何用?早已时过境迁了,现在本太子手中可没有二十五万兵马了,只剩下孤家寡人了。”

李辅国沉声道:“殿下,现在还没到绝望的时候,莫忘了,殿下手中还有罗衣门。罗衣门辖下还有个王源。王源是剑南节度使,他手中的五万兵马也是殿下的兵马呢。”

李亨皱眉道:“王源?你相信他肯为我所用么?此人未必真正效忠于我,特别是这个时候,他更不可能效忠我了。”

李辅国微笑道:“殿下,不管王源是否真心的效忠于殿下,他的罗衣门的身份是不会变的。殿下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这个把柄还是会有效的。他到今日的地步也是费尽心机,绝不肯轻易舍弃的,而且殿下又不是要他造反,而是利用他打破困局。”

李亨精神一振,低声道:“此话怎讲?”

第581章 谋划

李辅国凑上来低声道:“殿下,要破目前困局,须得借助杨国忠的力量。利用他杨国忠之力对付李林甫,才能让李林甫接下来的图谋难以实现。”

“这如何办到?他二人沆瀣一气,我才到了如今的地步,你又不是不知道。”李亨皱眉道。

“殿下啊,李林甫和杨国忠联合起来扳倒了王忠嗣不假,但二人的最终目的是不同的。杨国忠是担心王忠嗣分他之权,目的只是扳倒王忠嗣而非太子。杨家和咱们之间原本是互不相扰,只是因为王忠嗣入了政事堂,这才引起了杨国忠的不满。当初殿下举荐王忠嗣入京时,奴婢曾经劝过太子不要操之过急,可惜太子没有听我的话。归根结底,杨国忠是争权夺利,而李林甫的目的才是打击太子,想将殿下从太子之位上拉下来,由他捧寿王上位,这是根本的不同。”

李亨微微点头道:“说的也是,杨国忠和本太子之间确实没什么纠缠,咱们也一直相安无事。但如何能利用杨国忠替我对付李林甫呢?以目前的形势,杨国忠恐也不肯来帮我吧。”

李辅国低声道:“那可未必,杨国忠和李林甫之间必有一争,眼下殿下被逼到绝境,若是李林甫真的将您从太子之位上拉下来,奉寿王为太子的话,他杨国忠有何好处?将来新皇即位,他杨国忠并无寸功,必受李林甫威压,李林甫还能对杨国忠客气么?现在需要的便是有人提醒杨国忠,任凭李林甫如此下去,他杨家迟早完蛋。一旦杨国忠明白了这一点,他一定会保殿下而反李林甫,绝不肯让李林甫将殿下拉下太子之位,将来独霸从龙之功。而殿下再给杨国忠一些承诺,承诺将来即位之后对杨家恩宠不变,拿杨国忠必会竭尽全力对付李林甫。”

李亨喜道:“说的很是,正是这个道理。但杨国忠那里谁能和他摊牌呢?”

李辅国道:“杨国忠对王源甚是信任,那么王源便是这个合适的人。此事我们自己去说反而露骨,让王源给杨国忠吹风才是最佳的办法。”

李亨皱眉道:“王源肯这么做么?”

“由不得他不肯,他若不肯,便鱼死网破,公开他罗衣门的身份。反正已无退路,索性玉石俱焚,王源是聪明人,不会不明白太子已无退路。这时候他不出头,便教他也陪着咱们一起死。”

李亨怔怔道:“这个……这个……”

李辅国叹道:“殿下,谁也不想死,但有时候置之死地而后生也是一种办法。在这么犹豫下去,太子想活也活不成。现在便是鱼死网破的时候,再不能优柔寡断了。”

李亨沉默半晌,咬牙道:“罢了,依你便是。”

李辅国点头道:“这才是果决之态,太子殿下当无所畏惧才是。奴婢打算亲自去剑南一趟,和王源摊牌。这时候他不出来替太子分忧,便是背叛太子,那么他也别想置身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