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1章跪师(2 / 2)

我本闲凉 时镜 4824 字 27天前

这般整肃往香案前一战,躬身下拜之时,翩然的风度未减半分,却更让人感觉出那种成熟与稳重来。

随着孟济一声“参拜圣贤”,二楼不知多少夫人丫鬟的目光,都黏在了顾觉非的身上。

不少人都想起当年少女怀春时对他的爱慕来。

就这一道身影,曾是京城多少闺秀们的梦啊?

只是如今她们大多已经为人母,嫁给了自己喜欢或者不喜欢、满意也可能不满意的男人,顾觉非却还未娶。

一时间,倒有许多人脸上露出一点怀念或者落寞的神情来。

唯有陆锦惜,因为认识顾觉非实在很晚,且没多久之前才“轻薄”过这一位据闻不沾女色的贵公子,心里感觉实在淡淡。

她此刻更关心的,其实还是薛迟。

方才她跟永宁长公主聊着的时候,白鹭青雀已经回来,打听到了情况。只说薛迟还在内堂之中考虑事情,还没有出来,本身没有什么事情。

薛迟这小小年纪,小脑袋瓜子,能考虑什么事?

陆锦惜着实有些好奇。

只是薛迟在内堂,阅微馆又好像没有强迫他出来的意思,她也就没让人去叫薛迟出来。

但眼下,要开始拜师了,内堂门口也还不见人影。

有眼尖的,这会儿已经发现了不对。

先生们拜过圣贤像后,便是学生们拜先生。因为每个人拜的先生不同,所以都是一个个来的。

但不管怎么数,他们竟然发现,那一块地方里只站了四个人,皆是青年才俊。

可不是说一共录了有五人吗?

怎么只有四个?

“第五个是谁?”

“怎么没见人?”

这些人都疑惑起来,相互询问,却没人知道原因,末了才有人道:“不急,到时候应该就知道了吧?”

前面的四人,自然是周淳、王怀、庄克秦、石以直四人。

第四个石以直,双手将清茶端来奉给了面容严肃的贺老,贺老喝了一口后,旁边的孟济便宣告了一声“礼毕”。

于是石以直在众人艳羡的目光之中起身,再拜,尔后被书童们引到下方等待。

“终于要最后一个了。”

“到底会是谁呀?”

“顾大公子还没收学生呢,计老先生也没有。你们说,最后这个学生,会是谁收呀?”

“肯定也有先生没收。”

……

有窃窃的私语开始在阅微馆之中响动。

孟济站得虽然远,却也听见了。

他负责主持拜师礼,这会儿隐晦地朝着周围一看,那一位薛家的小祖宗现在还没见人影,倒一时叫他为难起来。

若是一会儿宣布了,没人来拜师,顾觉非与计老二人,岂不丢脸?

顾觉非这人丢脸倒没什么,大快人心。

可如果丢脸的是计老先生,孟济就觉得需要思量一下了。

这一刻,他不由自主地看了端坐在最右侧太师椅上的顾觉非,递过去一个询问的眼神。

顾觉非正襟危坐,明明学生都还没出来,也不知考虑没考虑好,他却气定神闲,好像半点也不担心一般。

唇边一分弧度未改,隐约有一种胸有成竹之感,只微不可察地点了点头。

孟济顿时会意,虽觉得顾觉非这般冒险其实极有可能砸掉自己的招牌,却也不得不照做。

在这一片渐渐变大的议论声之中,他镇定自若地开了口,并且稍微抬高了自己的声音。

“第五位,薛迟。由计老先生与顾老先生同时选出。”

“所以,请薛小公子对两位先生行拜师之礼。”

“什么?”

“我没听错吧?”

“说的是薛家那个小霸王吗?”

“将军府那个?”

“在哪儿呢,我怎么没看到?”

……

孟济这最后的两句话出口,顿时在阅微馆之中掀起了一片浪涛。京中达官贵人们也就这些人家,岂能没有听过薛迟的名字?

这一时间,都有些不敢相信。

那孩子可才五六岁,怎么就能同时得到顾觉非与计之隐两位先生的看中!

两位啊!

可不是菜市场的白萝卜,想要多少有多少——这可是愿意给他当师父的大儒啊!

薛迟呢?

人呢?

众人都自发地寻找起来。

可奇怪的是,竟然愣是没有看到人上来。周围更是挤挤挨挨,连人都看不清了,又哪里能找到个五岁的小孩?

竟然没人?

议论声顿时就大了一些。

陆锦惜坐在永宁长公主的身边,此刻也是暗暗锁紧了眉头.

旁人不知道薛迟为什么不出现,她却是猜得到一二的。这小子原本就不想拜顾觉非为师,不想多个先生管教,所以不出来行拜师礼,也很正常。

可怜顾觉非,终究要失望失算一回了。

她心里这般想着,站在堂中的孟济,已经又是抬高声音喊了两声:“请薛小公子来行拜师礼!”

可依旧没有一个人出来。

情况立刻就尴尬了起来。就连太师椅上其余几位大儒,都忍不住朝计之隐和顾觉非递去了疑惑了目光。

计之隐脸上隐约划过了一缕遗憾,顾觉非依旧脸上挂笑,没说话。

孟济等了有一会儿,倒也是见过大场面的了,当下便是一笑:“看来是薛小公子人不在,或者不愿意了。既然如此,便就此作——”

“等一等!”

一道稚嫩的声音,忽然从后面内堂的方向传来,一下将他的话打断。

一个“罢”字,才堪堪蹦到舌尖上,这一下总算是有惊无险地收了回去。

孟济听见那声音,就有一种松了半口气的感觉,连忙回头去看。

一道不高的身影,已经从内堂跑了出来。

大约是跑得比较急,他脚下险些踉跄了一下,小胸膛也起伏着,脸颊有些泛红,呼吸也急促,像是做了什么重要的决定一样。

不是旁人,正是先前在内堂中艰难考虑的薛迟。

他直接跑到了堂中来,却也不看别人,只来到了顾觉非的身前。那小身板,挺得笔直笔直的,嘴唇也紧抿起来,一双乌黑的眼仁里,是认真到了极点的神色。

竟然是半点也不客气地开问:“你真的能教我吗?”

这突如其来的变化,让众人都有些没反应过来。

待看见薛迟出现,又站在了顾觉非面前,才有人恍然大悟:这就是传说中那个薛况的嫡子啊!

只不过,这询问顾觉非的口吻,未免也太简单直接了吧?

众人不由都去打量顾觉非的神色。

可顾觉非没有半点生气的意思。他坐在那里,就好像是一座伫立在海边的高山,任由海浪拍打,岿然不动。

“考虑良久,你心里不是已经有答案了吗?”

浅淡温雅的嗓音,带着不变的从容与镇定,更不用说那一身的气度。轻而易举地,就让人生出一种不得不信任、不得不仰视的感觉来。

薛迟两手垂在身侧,紧握成了拳头。

但慢慢地,又松开了。

他定定地注视了顾觉非许久,目中便多了一丝硬朗的坚毅与刚强,竟然将衣袍掀起,长身而跪——

“学生薛迟,愿拜顾先生为师!”

分明稚嫩的声音,此刻听上去,竟有一种坚决之感。

阅微馆中众人都不明白到底发生了什么,可却齐齐安静了下来,二楼上的陆锦惜与永宁长公主,却都不由自主,豁然起身,惊讶地看着下方。

薛迟年纪尚幼,身子小小的一团。

可在长身跪在顾觉非面前的时候,已然有了一种男子汉顶天立地的气概,让周围不少人有隐约的动容。

就是孟济,都有些没想到。

他愣了一下,才连忙将先前已经准备好拜师贴翻开,朗声宣读出来:“学生薛迟,庆安七年生……”

帖子里写的都是薛迟的出身籍贯性情及拜师的情由。

一字一句,清楚极了。

孟济宣读完后,便将拜师帖递给薛迟。薛迟接了过来,双手捧着举过头顶,呈给顾觉非。

这便是投拜师帖了。

学生呈上,先生收下,便算是收了这个学生。

所有人的目光,都不由自主地朝着顾觉非去。

顾觉非坐在太师椅上,一动不动,目光却落在了薛迟的脸上:这一张忽然有些酷似薛况的脸。一样的眉眼,一样的坚毅,一样的藏着一种男儿气概……

男儿膝下有黄金。

跪天地,不跪鬼神;跪父母,不跪权贵。

如今薛迟这一跪,却是真心实意地要奉他为师,渴盼从他这里得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道理。

这一刻,顾觉非的心底,竟涌出了一股难言的沉重:心里想的时候是一回事,可当人真真切切跪在自己面前了,才知前尘恩怨尽数涌来,是什么感觉……

一片寂静中,顾觉非竟然没动。

过了许久,他才终于伸出手去,接过了拜师帖,凝望着薛迟。

“乃父薛况,戎马一生,功在千秋。然一朝殒身,埋骨沙场,与匈奴之战未能毕其功于一役,终为我大夏百年憾事。”

“我虽与他相交不深,却曾仰其英雄气概,亦惋其早逝英年。”

“今日收你入门,不祈你铁甲征战、建功立业,但求栋梁社稷于庙堂,饱食黎民于江湖……”

话到最末,却像是喉咙里有千刀万剑在划!

握着拜师帖的手半笼在袖中,却没有一个人能看到,顾觉非手背上,那因为用力到了极点而突起的青筋……

即便是薛迟,也只能看到这曾与自己父亲齐名的男人,那一张没有丝毫情绪起伏的脸。

唯有这一席话,深深地印刻在了他脑海中。

“学生受教。”

他躬身一拜,起身后又加三叩首,一拜三叩首,行的便是拜师礼中最重的“三拜九叩大礼”。

每一拜一叩首,皆毕恭毕敬,没有半分的松懈。

这一刻,整个阅微馆都安安静静地。不知道是为昔年那个葬身沙场的大英雄,还是为了顾觉非眼前这一席话……

唯有永宁长公主。

人站在陆锦惜的身边,远远看着下方那一幕,脑海中却回荡着方才顾觉非说的“仰慕”和“惋惜”,只觉得骨头缝子里都在冒寒气。

声音,只从牙缝里挤出来:“虚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