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节(1 / 2)

下人们和苏明山一家自是不知原由,就这么稀里糊涂的被人押走了。而苏妁与桐氏虽未看到那衙役头头手里的文书,却也隐隐猜到了些,自知反抗无用,但顺从的被押走。

苏妁一路除了关注爹娘及大伯一家的情况外,就是在想这事儿是怎么暴漏的。按说证据皆已被她毁了,就算是有人此前看过那首诗,如今也是空口指认,而这种无凭无据的指认,不至兴师动众的去府上拿人。

难道是她漏算了什么?

想了一路也未想明白,两大家子人就这么云里雾里的被送进了通政司的大牢。

十几人分为两间牢房,男一间,女一间,中间仅以铁棂相隔,能看能说话。

“爹,大伯,大哥,你们都还好吧?”苏妁担忧的问道。娘与大娘及霜梅皆是与她同间,故而及时便可照顾。倒是爹那孤高的性子,最令她担忧。

“还好。”苏明堂的声音凄凄沧沧。此时他已无心去猜因何暴漏,只觉得自己似个千古罪人,害一家老小身陷囹圄!

苏妁一家倒还算冷静,可大伯一家就有些慌乱了。

“老三,这倒底是出了什么事啊?你可是开罪了什么京里的权贵?”苏明山颤声询道。

大夫人杨氏那边更是害怕,身子畏畏缩缩贴在角落,嘴却带着哭腔又冤又惧的喊道:“你们就算抓也是抓苏明堂家,我们只是来苏府作客的亲戚,你们抓错人了啊!”

作者有话要说:  这下该知道苏府婆子做的饭不算难以下咽了,起码比牢饭好吃。

第四七章

事态尚未明朗, 就见杨氏急于撇清,苏明山的脸上也有些挂不住, 隔着铁棂子冲她低喝道:“大家都是苏家人,有福时同享了, 有难时自然也得同当!”

想到这阵子得的好处与便利, 杨氏也隐隐觉得理亏, 只是她抬头看看对面的儿子苏博清, 心头又泛起一阵酸意。

再有三日便是秋闱了,如今却也进了牢房……

自打苏明堂这回升迁后三房关系破冰,杨氏也多少顾着些亲情,先前是恐惧加焦愁才一时乱了心智, 这会儿被自家老爷喝上两句,心里也认了, 便给一旁的妯娌桐氏赔不是道:“老三家的,你也别多想,我家老爷说的对, 咱们都是苏家人,有事儿理应一起抗。”

说着, 杨氏轻拍上桐氏的胳膊,抱愧道:“我先前那话不受听,弟妹可千万别往心里去。我只是着急博清……”话未说完, 众人却也心中明白。正是谋前途的关键,哪个当娘的又能不恨的牙痒痒。

“娘,您别担心秋闱之事了, 便是这回考不成,三年后也还能再考。眼下最重要的还是一家人的安危,留得青山在就不怕没柴烧!”苏博清适时开解道。

这一句‘三年后’反倒令杨氏愈加的揪心,但顾及着大家的情绪,也只哽咽着点点头,未再说什么。

桐氏心中也愧疚,自然没有怪长嫂的心思,妯娌俩说了几句贴己话相互宽慰。

苏妁看着这幕,既心酸又欣慰。

上辈子三房因当初分院儿之事心里皆横着根刺儿,到死不相往来,便是碰上了也就勉强着招呼一句,脸色却比遭了贼还难堪。

而这辈子因着爹的升迁,主动将老宅的院子匀给大伯二伯,非但解了心结,还换来了两房亲威的真心感激。

说起来大娘与二娘虽自私些,却也不是什么十恶不赦的坏人,不过就是亲疏有别,优先为自己儿孙着想罢了。眼下苏家既没了这些利益上冲突,对外时也就越加的像一家人了。

只是她至今想不通《鹊华辞》之事到底是如何发展至此的,如今最重要的还是得有个人先出去,探听消息,以寻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