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1章(2 / 2)

“就目前来看,抗战的形势不错,”张澜心里对今天的结果还比较满意,他今天是有目的赶过来的:“我们支持蒋先生抗战,既然他坚持抗战,我们暂时可以在联合政府上让一步,在赶走日本人之前,联合政府可以不提。”

周en来立刻敏锐意识到,张澜从以前的主张中退步了,在光复武汉之前,他是主张联合政府的。同时,周en来似乎又看到庄继华的影子,张澜此刻的观点与梅老爷子如出一辙。

“表老,择生,我认为,正是因为抗战形势好,我们才更应该推进民主,”周en来作了个手势,一手环胸:“抗战建国,是我们最大目标,国民希望,随着抗战胜利,我们的国家应该推出第一部宪法,从训政进入宪政,建立国家军队,国共两党将军队交给国家。如果我们错过这个机会,中国民主之路将变得更加曲折,甚至会遥不可及。”

“可是,这只是一个方面,en来,”张澜有些忧虑的说:“政局一旦动荡,肯定会影响作战,en来,我比较同意文革说的,在现阶段可以暂时不提联合政府,一切待战后再谈。”

周en来心中倒吸口凉气,庄继华居然在不动声色中就让张澜接受他的主张,看来他在四川的影响不仅仅局限在军事将领,连张澜这样的民主人士也深受影响。

轻轻叹口气,周en来没有放弃依旧坚持:“我党认为,推动民主进程不会影响抗战,相反会促进抗战。民主政府建立后,国民会团结在这个政府周围,集中全国的人力物力,反击日本侵略者。”

“en来,我跟你的想法有些差异,蒋介石现阶段不会同意实现联合政府,”邓演达的神色很严肃:“我们如果强硬提出,势必造成政局动荡,进而影响前线作战,所以我认为联合政府可以提,可以在参政会讨论,我们三家的新闻报纸依旧可以继续讨论,但不形成提案。”

“这是隔靴搔痒,”周en来蓦然转身,语气十分锐利:“也是民主的倒退,我希望我们能共同推进中国民主进程。”

“按照两党协议,如果贵党坚持,我们可以配合。”李济深这时也站起来了,二楼的百叶窗永远关着,外面永远看不到小客厅内的情况,走到窗前,掰开叶子往外看,庄园楼前又停下一部轿车。

“好,你们的意见我会向中央报告,请中央考虑。”周en来也不想让自己显得那么咄咄逼人,说完之后他便站起来准备走。

“等一下,恩来,”李济深叫住他:“伯钧来了,好像有什么事,我们都听听。”

很快楼梯上传来脚步声,过了一会,章伯钧推门进来了,章伯钧年纪大约四十多岁,一身笔挺的蓝色西装,系着条白色领带,手中提着一个文件包,整个人看上去文质彬彬,风度翩翩。章伯钧在第三党内主要负责党内日常事务,同时负责党的宣传工作,是党的机关报《新民日报》主编。

“表老,en来,”章伯钧对周en来张澜在场并没有感到意外,先向他们打招呼,然后才从皮包中抽出几份文件交给邓演达和李济深:“任公,择生,蒋介石在武汉召开一三五九四个战区高级将领会议,宣布对战区进行调整,一战区和五战区合并为江北战区,一战区司令官卫立煌调任二战区,出任二战区副司令,文革出任江北战区司令官;九战区和三战区合并为江南战区,顾祝同担任江南战区司令,薛岳担任前敌总指挥和副司令,撤销四战区。en来,江北战区覆盖整个长江以北,冀察战区和苏鲁战区都受其辖制。

不过最让人惊讶的是,蒋介石宣布了一个抗战建国纲领,你看看。”章伯钧从茶几上散乱的文件中抽出一份。

月初求月票

月初求月票支持

第三部血火抗战第九章奔流第一节挽弓(八)

第三部血火抗战第九章奔流第一节挽弓(八)

“…,三民主义是建设国家的最高准绳,一切政党,一切组织,都应该在三民主义领导下开展活动,国家各阶层民众都应在本党组织或指导下开展抗战活动,保证军令政令畅通,切实打击日本侵略者…..。”

“这从民国27年公布的建国纲领上倒退了。”周en来看完之后神色凝重。

在南京失守后,蒋介石曾经在1938年发表过一个抗战建国纲领,在那个纲领中,虽然也说三民主义是建设国家的最高纲领,但却留有很大余地,没有提出将一切政党纳入国民党指导下。从这个抗战建国纲领来看,蒋介石希望用国民党掌控一切,字里行间的信心明显比1938年时强太多。

“蒋介石这是企图用武汉的胜利获取政治上的好处,加强他的专制统治。”章伯钧一针见血,蒋介石在这个时候抛出这样个抗战建国纲领,很显然是抓住这个有利时机,反击各民主党派提出的联合政府,扭转在政治上的被动局面。

“我们必须反对他的这个纲领,打破他的阴谋。”邓演达在椅背上重重一击:“联合政府是我们的共同诉求,这一点决不让步。”

“民国三十多年了,专制依旧没有推翻,打倒了戴皇冠的皇帝,也要打倒不戴皇冠的皇帝。”张澜脸色紫涨,显得异常激动:“我们民主政团不接受这样的纲领”

“除了反对外,我们还必须加强我们的力量,”李济深手捏胡须冷静的说:“择生,我看蔡廷锴和蒋光鼐不能再留在华南了,我认为应该将他们调到五战区。”

蔡廷锴和蒋光鼐目前都在四战区,蒋光鼐在东莞老家,成立抗日武装,手下有两千多人,蔡廷锴曾经担任二十六集团军副司令,参加桂南战役,桂南战役后,二十六集团军下属部队被抽调一空,他也成了光杆司令,这样过了一年后,他辞职回到广东,在余汉谋手下挂了参议的虚衔,主要精力还是放在家乡罗定地区,组建武装。

蔡廷锴和蒋光鼐还有谭平山是第三党放在华南的三枚棋子,不过这么多年过去,他们在华南的进展很小,主要原因是日军退出广东后,华南面临的威胁小,蒋介石也加紧将中央力量派入广东,而余汉谋一方面与他们合作,一方面也提防着他们,所以他们的发展极其缓慢,虽说是他们的家乡,却远不如邓演达通过庄继华安插的夏阳林等人发展快。

“我看行,把这个决定通报给真如。”章伯钧立刻表态支持,蔡廷锴蒋光鼐在广东其实还代表了第三党内邓演达和陈铭枢两大力量的不同发展思路,现在实践证明,邓演达策略是正确的。

“好,就这样。”邓演达当然不会反对:“劬园兄那里正需要人,我看御行也可以调过去。”

“如果这样,我们的全部力量就放在了五战区,而且御行正担任集团军副司令,辞职会不会引起蒋介石的注意。”李济深迟疑下,黄琪翔(字御行)现在在第三战区,担任二十五集团军副司令,二十五集团军驻扎在浙闽边界地区。

这就是第三党的困难的地方,他们必须在不引起蒋介石注意的情况下发展,不像gcd可以完全不理会蒋介石的态度。

邓演达他们商议这些事时完全没有回避周en来和张澜,这一方面是这几件事其实并不是多大秘密,在第三党的秘密中,与庄继华的关系和军队是核心机密,特别是庄继华,第三党的几个将领都是在他扶持下发展起来的。

第三党采取的gcd式的秘密党员制,除了几个最高领导人其他都是秘密党员,党员之间也不发生横向联系。

新的抗战建国纲领犹如一颗炸弹丢进中国政坛,各个政治团体在稍稍迟疑后,新华日报率先作出反应。

“…..,抗战建国是我们的最高目的,但我们要建的是什么国呢?不是国民党一党专制下的国,而是多党联合的国。这个纲领是打着抗战建国的旗号,实际是推行国民党**统治,这是我们绝不能接受的,…。”――――――《新华日报》特约评论员

“….,在这个建国纲领中,我们没有看到民主的东西,相反我们看到的是专制**。三民主义是民主的三民主义,而不是**的三民主义。”―――――――《新民日报》

不过很显然,国民党在这场宣传战中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民主党派中只有青年党和第三党gcd在重庆有独立的宣传报刊,其他党派根本没有,只能通过这三家的报纸和参政会的刊物,表达他们的政治观点。

在这遍政论声中,也夹杂着中共对国民党在豫东向八路军发动进攻的抗议,新华日报连续一周在头版刊登中共的抗议信,周en来连续拜会陈立夫,要求严惩凶手,归还被抢占的地区。

陈立夫一方面以要调查为理由敷衍,另一方面急报武汉蒋介石行辕,请示方略。但蒋介石此刻已经离开了武汉。

客店,花岗石构筑的石碑上,铭刻着四十壮士的功绩。客店百姓没有重建家园,而是先将这座烈士陵园建好。现在这个地方已经不只有赵汉杰四十壮士了,在客店战役中阵亡的所有国军将士都安葬在这里。

两个卫士将花圈放在纪念碑下,蒋介石亲手将花圈上的飘带顺好,后退两步,抬头望着石碑,庄严举起右手,身后的军政大员齐刷刷的举手行礼。

在武汉发表了抗战建国纲领后,蒋介石便启程去五战区巡视,五战区是整个战役的主战场,战后却将武汉三镇让给了九战区,整个战区部队一边休整一遍投入战后重建,各军分区域分工,在帮助各地民众重建家园。

蒋介石巡查了京山和钟祥,京山和钟祥的破坏程度让蒋介石暗暗心惊,心中更加肯定了庄继华的战略,随后他又顺着战场轨迹来到客店。

礼毕后,蒋介石转身面对大家:“今天我们祭奠的不仅仅是在客店牺牲的英烈,祭奠的是鄂北战役期间牺牲所有英烈,鄂北战役的胜利,就是无数英烈牺牲换来的,抗战开始以来,无数国军将士血染疆场,仅仅五战区便有数十万将士血染疆场,张自忠将军,王铭章将军,饶国华将军,今天的赵汉杰将军,正是他们的牺牲,我们才有了今天的胜利。

我希望所有国军将士都能象赵汉杰君这样,视死如归,都能象他们那样,不怕牺牲,为了国家,为了民族,奋勇杀敌,他们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掌声大作,庄继华也是第一次来到客店战场,赵汉杰牺牲之后,国民政府发表了功勋状,这是国民政府第一次向个人发放功勋状,同时追任少将,授予青天白日勋章,入国民政府忠烈祠,身后荣耀无比。

这样荣耀的身后,曾经引起高级将领的争论,但庄继华和五战区将领力争,赵汉杰突袭三十九师团,摧毁了三十九师团的指挥系统,为迅速歼灭三十九师团打开整个战役突破口,创造最有利条件。可以说没有赵汉杰的成功突袭,在一定程度上就没有鄂北大捷。

闪光灯不断闪烁,这次蒋介石巡查五战区,带上了大批记者,中国的外国的都有。讲话过后,蒋介石把孙震叫到身边,二十二集团军这次立功殊伟,战后评功为一等,还在四十九集团军和三十六集团军之上,军事委员会已经决定授予武功状和代表最高荣誉的飞虎旗。

“德操,军事委员会决定将为二十二集团军的一个师更换美式装备,整体换装。”蒋介石含笑说:“不过究竟是那个师,由你上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