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上去三个人不分胜负,在持久力上,夏侯惇和曹仁还占据上风。但如果流传出去,就不是这回事了,过了一百回合,赵云就可以找机从容退走,到时候随便找个马力不济的借口,就能取得大部分人相信。
说是不生不败,其实就是赵云胜了。
当然,曹休这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
所以曹休眼神一冷,拖着钢刀就冲了出去,刀锋拉拽在地上,带起一串火星,呛呛作响。
虽说赵云正在酣斗夏侯惇和曹仁,但也不至于看不见曹休纵马而来,所以赵云的心立即就凉了半截。曹休的武艺如何赵云不知道,但有一点赵云清楚,就算没有曹休,自己也再撑不住一百回合了。所以只要曹休不是上来添乱的,只要一上来,自己必败无疑,还有可能负伤身死。
心念电转,赵云吐气开声,忽然厉喝一声,钢枪左右横扫,抽向夏侯惇和曹仁。这一枪集结了赵云的全部力气,枪式凌厉,只要挨上夏侯惇和曹仁的身子,肯定是骨碎人亡的结局,就算有铠甲抵挡,也于事无补。
赵云胯下的爪黄飞电也灵气十足,知道赵云发狠,也一声长嘶,脖颈上鬃毛乍起,缎子一样的皮毛下,肌肉滚动,四蹄像钉子一样钉在地上。
钢枪像巨蟒摆尾,夏侯惇和曹仁不敢小觑,急忙竖起刀枪抵挡。
两声炸响几乎连声一线,气浪翻飞,夏侯惇和曹仁连人带马,被赵云横着震出好几步远。而赵云的爪黄飞电也不住的后退,马蹄踢得砂石飞溅,火光隐隐。
此时曹休已经冲到三十步上下,手中的钢刀也提到身侧,正提气蓄力,作势欲劈。
赵云看也不看曹休,拨马就往本阵逃去,刚才的一击已经差不多耗尽了赵云最后一丝力气,再打下去,不过三招,赵云就有丧命的危险。
但曹休那会眼睁睁看着赵云逃走,在马上冷喝一声,急追不舍。
在速度上,赵云的爪黄飞电要转身提速,显然是不如曹休的,所以曹休肯定能在几十步内追上赵云。可就在曹休紧追不舍的时候,忽然见到赵云在腰间一抹,一团青光呜呜作响,直奔自己人马而来。
第四百九十九章曹操的强势反扑
曹休正追赵云追的的兴起,忽然看见一抹青光袭来,凝神一看,原来是赵云抛出了腰间的青釭剑。
“丢卒保帅!”曹休冷喝一声,就想挑飞青釭剑,继续追杀赵云。但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按照曹休的武艺、眼力,别说挑飞赵云的青釭剑了,就是挑飞一支羽箭也不成问题,但那的用顺手的兵刃才行。
作为一员武将,要说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是有点夸张,但最起码刀枪这两样武器是必须熟练掌握的,曹休也不在话下,所以在突袭赵云的时候曹休选择了大刀,而不是钢枪,原因是这样的:曹休心里非常清楚,赵云反应速度惊人,招式精妙天下第一,所以用长枪突袭效果并不会太好。
钢枪注重的是速度,刺!才是钢枪最基本的招式。
而钢刀注重的是力量,劈砍!是钢刀的最基本招式,那么可想而知,力量更大,杀伤范围更广的钢刀,在突袭赵云的作用上肯定要比长枪大。
另外在群战过程中,刀也是不如枪的,刺要比砍省力的多。所以赵云和马超经常独闯连营,而关羽就做不到这一点,加入把赵云和关羽放到同一做军营里,估计关羽累死了,赵云还活蹦乱跳。
如果用来挑飞羽箭什么的,刀的作用显然就更不如钢枪,数十斤重的钢刀显然不适合这种精细活。
曹休刚要做出挑这个动作,就觉得手腕一沉,猛然想起来换了兵器了,只能顺势一刀砍出去,这一刀就是曹休原打算斩杀赵云那一刀,不过力量上小了许多罢了。
曹休这一刀正好劈在青釭剑的剑脊上,青釭剑虽然也算是宝剑,但被曹休一刀看到剑脊上也好不到哪去,只听得“当……啷……”一声炸响,青釭剑被曹休劈的断成两截,蹦出老远,插到地上。
就这么略一耽搁,赵云已经策马一溜烟的逃出老远,其实就算赵云逃不远也不要紧,曹休耽搁的时间虽短,但也足够让赵云穿过这口气了,就是曹休追上去,估计也讨不到任何好处了。
眼看赵云也跑了,青釭剑也被自己劈坏了,曹休气的哭笑不得,用刀杆不停地往地上矗。
曹仁和夏侯惇眼见到赵云逃回军营,知道机会难得,手中兵刃向前一挥,自然由传令兵组挥动令旗,敲响战鼓,曹兵呐喊一声,蜂拥而至。
而这时曹休也从失望中恢复过来,领过一直兵马,埋头猛攻赵云的营寨。
夏侯惇,曹仁、曹休三人各自带领一直兵马,如同三条张牙舞爪的巨龙,扑在赵云的大营上,顿时掀起一阵腥风血雨。
天空中羽箭穿梭,黑压压的像蝗虫一样密集,勾杆绳索,在栅栏上搭的和蜘蛛网一样密集,士卒疯狂的呐喊着,战马也不是发出一阵阵嘶鸣,整个战场就像一锅沸腾的开水,惨烈嘈杂。
这时候就能看出士气的作用了,赵云一败,河北兵卒的士气顿时下降了一个档次,心中戚戚不安,连神勇无敌的赵将军都败了,我们能挡住吗?对面可是三个人呢,夏侯惇,曹仁、曹休全都是勇冠三军的大将……
战场上最好别想那么多,想得越多,死的就越快。死得越快,士气就越低落,这是一个恶性循环。
而曹兵则没那么多想法,保持阵型,向前冲就是了。
不到半个时辰,河北兵卒就被压的探不出头来,已经有十几处外围营盘被夏侯惇三人攻破了,如果不是赵云带领亲兵亡命逆袭,大营早就失守了。
但救火队员赵云也坚持不了多久,亲兵疲于奔命,能坚持多长时间都不好说。
其实夏侯惇三人能这么快突破赵云的大营,赵云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连续的斗智斗力,调兵遣将,让赵云疏忽了对自己大营的防御问题。从内心深处将,赵云很高傲的认为,夏侯惇和曹休根本不敢出城和自己决战,也算是被夏侯惇等人打了个措手不及。
骄兵必败,赵云此次失败可以说是偶然中的必然。
在这种情况下,就算赵云有万夫不当之勇也无能为力,大规模的兵团战争,将个人的武勇降低到最低点。确实现在赵云冲杀出去也能斩杀数十、乃至上百敌军,可那有什么用,数十人,上百人,也就是沧海之中的一朵小浪花而已。
而且赵云也不敢出营逆袭,周泰伤势未愈,还要统领水军,赵云必须留下主持大局。至于赵统等人,还没有独挡一军的能力。
眼见大营烟火四起,手下兵卒又士气低落,赵云只能长叹一声,厉声喝道:“来人,给周泰传令,命周泰速速带领水军撤兵……十……二十里,然和立即组织兵卒修建防御工事,抵挡曹军!”
传令兵匆匆而去,赵云又高声喝道:“赵统听令……你速速带领五千兵卒,携带粮草,沿汉水后撤,协助周泰修建防御工事,不得有误。”
赵统领兵匆匆退去,赵云环视一眼战场,把马良叫到身边,低声说道:“马良,你马上调集三千骑兵待命,一旦大营失守,你整理好军中文书,速速带领中军撤退,赵某则带领三千骑兵断后。”
马良本打算说赵将军你乃三军主帅,不宜冒险,还是马良带领三千精骑断后吧!但看了看自己的小胳膊小腿,实在不是那块料,只能悻悻而退。
这可不是马良妄自菲薄,断后这种工作实在没什么技术含量,要求很简单,一要悍不畏死,而要武力高强,马良是否悍不畏死不好说,但武力高强肯定是和他绝缘的,所说断后怎么看都是赵云、许褚这累猛将的活计。
赵云连续下了几道命令,不管这些命令事后看是否正确,但对于现在来说,无异于给大营防守雪上加霜。
首先,周泰带领水军撤退以后,夏侯惇等人再也不用顾忌侧翼的威胁,可以全力猛攻赵云的大营。
其次,赵统和马良德军东也间接影响到河北兵卒的决心,兵卒不都是傻子,赵统和马良收拾东西跑路的心思不能瞒过有心的兵卒。
河北兵卒不免产生这样的心理:都要跑路了,死守下去还有意义吗?这和兵卒素质无关,再训练有素的军队也一样!
第五百章最后的决战1
见到赵云有撤兵的意图,曹仁再次增兵,将夏侯惇大营,南郑城中所有的兵卒都征调出来,就是身上有轻伤的兵卒都不例外,这一万多兵卒黑压压的跟在三路军队后面,呐喊连连,直奔赵云的大营杀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