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那枪械,万万不是连子铳的样式,射程也远超过它,两者绝对不是一回事。”众人知道,戚继光说话是很谨慎的,便不再胡思乱想,而是把这个问题,留到了演习后的总结会上,向沈阁老发问。
沈默被缠得无奈,让负责军需的兵部侍郎吴兑,揭开了谜底。
吴兑命人取来两支枪,一支是明军现在普遍列装的鸟铳,另一支则是军演时,神机营所用的新式火枪。将领们仔细端详着两杆枪,发现后者比前者缩小了不少,再就是发射装置上似有不同。
吴兑生性严谨,为他们细致解说道:“这后一支枪,是产自兵部直管的兵工总厂,皇上已经命名为‘隆庆式步枪’,其原理与诸位熟悉的鸟铳不同,但也是源自泰西……”
说起来,这支‘隆庆式’步枪的诞生,还要感谢嘉靖三十四年,沈默与若菡遇到倭寇那次,就是那会,沈默见识到了若菡手中的短枪。作为一个前世的兵器发烧友,他一眼就认出,那是两把燧发式的短枪,比明军刚刚列装的鸟铳,要足足先进一代。
说起鸟铳来,其样式与后世的步枪,几乎没有区别,只是更粗长了些而已。它是由欧洲传入日本,然后随着倭寇入侵,再传入闭关锁国的大明的。明军按照缴获的‘铁炮’,仿造了一批出来,因为其枪口大小如鸟嘴,故成为鸟铳。
然而,这个时代的大明,工业科学开始落后于西方,是不争的事实。就在大明军队把鸟铳当宝的时候,在欧洲又有新型的火枪问世,并开始列装军队了。
好在这个时代的大明,有一个十分重视欧洲的沈默,他在得知世上有燧发枪后,便对此一直念念不忘,后来成为苏州知府,重开市舶司后,他便暗中下了一道命令,不惜一切代价,也要从欧洲弄到所有最先进的火器技术!无论是样品、图纸还是工匠,只要能弄来,便统统重赏!
随着他地位的攀升,这道命令也变得越发为人重视。无论是欧洲来大明的商人,还是跟随船队去欧洲的大明人,都知道他的这道悬赏。重赏之下必有收效,关于欧洲火器的消息,也就随着一艘艘抵达大明的商船,被汇总到沈默那里。
原来虽然欧洲军队目前还是普遍使用火绳枪,但早在十六世纪初期,也就是五十年前,德国钟表师兼造枪师基弗斯,便发明了一种新式击发装置……据说,此人在观察到燧石摩擦,产生闪亮火花的瞬间产生了灵感,他把钟表上那带锯齿的旋转钢轮与能够产生火花的燧石相结合。凭着他的经验和智慧,于西元一五一五年,研制成功了世界上第一支转轮打火枪。
基弗斯发明成功的转轮打火枪引起德国军方的关注,很快,这种枪便开始装备德军骑兵和步兵,在二十年后的一次德法交战中,当时德军骑兵装备了一些转轮打火枪,法国军队仍装备火绳枪。战斗进行中,突然风雨大作,装备火绳枪的法军几乎没能打出一枪一弹,而以转轮打火枪为主要武器的德军骑兵则越战越勇,将法军士兵打得落花流水。
然而这种兵器却始终无法在德国以外的地区推广,因为它存在着一些严重缺点,即构造非常复杂,制作相当困难,而且受挤压时容易损坏,所以成本高昂,除了对武器有些偏执的普鲁士人之外,在别的国家的应用也仅限于王宫卫队,贵族保镖之类。所以诞生多年,也没有动摇火绳枪的地位。
不过转轮打火枪的机械点火,相对于火绳枪的火绳点火优越性十分明显,于是制造者们费尽心思寻找一种可以替代转轮打火,同时又较为简便的机械装置。不久,欧洲军事力量最强大的西班牙人改进了这种转轮打火枪,他们取掉了那个源于钟表的带发条钢轮,而是在击锤的钳口上夹一块燧石,在传火孔边有一击砧。如果需要射击时,就扣引扳机,在弹簧的作用下,将燧石重重地打在火门边上,冒出火星,引燃点火药,这种击发机构称之为撞击式燧发机,而这种枪械则称为‘撞击式燧发枪’。
撞击式燧发枪大大简化了射击过程,提高了发火率和射击精度,使用方便,而且成本较低,便于大量生产,然而新兴事物替代旧事物,总要有个过程,经过几十年的反复改进,根据最新消息,西班牙军队已经开始换装这种枪械,但显然还没有全部换装,至少在殖民地的西班牙人,还没见过这种枪械。否则那个西班牙军官,也不会吃惊成那样了。
大明能抢在其他国家之前,仿制出这种枪械,一半要感谢沈默这个有心人,一半要感谢那些费劲千辛万苦,将在西班牙尚属保密的燧发枪,偷运回国的‘倒爷’门。
但那一日,神机营能大展神威,还靠另外两样法宝。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