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羽点了点头,指着地图道:“根据曹军的部署,某计划了一番,决定兵分两路,樊稠你率三万步兵,沿着充县向北,朝着五峰方向进攻,李严可以在适当的时机从巫县东进,复夺秭归,你二人的目标是重夺西陵。”
樊稠和李严仔细的看着地图,关羽的这个安排没什么问题,充县以北,是夏侯渊的防区,夏侯渊的防区很大,从五峰以南到秭归以西,方圆有两百多里的地界,而且多是山区,夏侯渊部虽然也配置了三万步兵,但是防御这么大的区域,还是显得有些兵力不足。
如果樊稠从南边进攻吴峰,牵扯住夏侯渊的主力,李严再出巫县,复夺秭归的可能性很大,拿下秭归之后,更能直接威胁西陵,夏侯渊更是没有办法南北兼顾,因此,这一路的安排应该没有什么大问题,唯一值得顾虑的是在东边江陵夏侯惇能不能抽身来援了。
关羽抚着长须,眯着眼睛信心十足的继续道:“而某则率军从零阳北上,攻击石门,若得手,则转攻信陵,力求黏住夏侯惇,使其不能抽身救援夏侯渊。”
众人点头,这个计划到这里就很完善了,进攻的重点在西面,而关羽这边的则是牵制作用,关羽能将自己放在辅助的地位上,算是充分的放下了身段,这点获得了众人的一致赞赏和敬佩。
战斗并非是突然爆发的,夏侯惇对关羽的情报也十分的在意,因此关羽军在积极的进行战争准备这点夏侯惇是一清二楚的,尤其是当荆州北部的战况有些不妙的时候,关羽军的动向就明显了。
果然,鲁阳失守的消息传来,关羽军忽然就出动了,夏侯惇的前线在石门,距离零阳不到百里,关羽军一个急行军就到了石门要塞之下,憋了一年的关羽十分生猛,一上来就亲自率军猛攻,夏侯惇只能利用地形被动的防御。
坚守了两天,石门要塞还是被关羽不惜代价的强夺下来,夏侯惇向后退向另一座堡寨,继续依托地形顽强抵抗,关羽也不耍什么花招,就是一味的猛攻,每次都亲自率军强登寨墙,夏侯惇碰到不要命的关羽,也是毫无办法,唯一能做到的就是尽量的杀伤关羽军,但是同时,自己的部队损失也是惨重。
夏侯惇被关羽节节逼退,慢慢的向着信陵退去,夏侯惇已经命人加紧修筑信陵的城防,准备与关羽在信陵打一场旷日持久的防御战。
当关羽与夏侯惇已经打得火爆异常的时候,樊稠悄无声息的翻越山区向五峰发动了进攻,与关羽的舍命冲击不同,樊稠打得相当的有耐心,不急不忙的在五峰外围建立营地,清剿外围,然后逐个夺占五峰周围的山头,缓慢但是坚定的一点点的消弱着五峰的防御。
见五峰危急,夏侯渊也亲自赶到了五峰,并调动了五千骑兵先来助战,只是在五峰这样的山区里,骑兵能发挥的作用委实不大。
武陵一东一西两处战线打得都相当的火爆,不过明眼人都看出了一个问题,那就是双方都有些后劲不足,蜀中方面,并没有一兵一卒向武陵支援,甚至连物资的调配也一样是大规模的继续向益州南部调动,武陵方面的补给,只是正常程度的补给。
夏侯兄弟的情况也类似,曹操的军队现在正向北向东调动,并没有南下的意图,似乎曹操并不大在意武陵之战的得失,事实上,武陵能不能拿下,或者说夏侯兄弟会不会被赶出武陵曹操并不在意,只要江陵不失即可。
因此夏侯兄弟不求有功但求无过,打得是不急不躁,目的就是尽量的杀伤关羽军,至于地盘的得失根本也不在乎,而关羽也却抱着击败夏侯兄弟的心思而来,双方的不同心态,也导致了战争结果的不同。
当夏侯渊将精力都集中到五峰时,巫县的李严忽然出动,夜袭秭归,虽然没有一举夺下秭归,但是却成功的夺下了秭归的一个城门,然后将战事拖入了巷战,大量的异人部队随后到来加入巷战,夏侯渊和夏侯惇这才明白,关羽的目的根本就是在于秭归。
秭归丢失,蜀军就能直下西陵,西陵若有失,夏侯渊在五峰的部队可就危险了,夏侯渊得知秭归危急,干脆的放弃了五峰,率军向西陵撤退,而樊稠竟然不管五峰,紧紧的追着夏侯渊,一直将夏侯渊给追到西陵。
而夏侯惇此时也被关羽被逼退到了信陵,至此,武陵全境除了西陵一城,都已经被关羽收复。
不过关羽的目的可不仅仅是收复武陵,他的目的是江陵,只是,夏侯兄弟的部队收缩之后,已经相对的集中起来,加上又能依托坚城进行防御,关羽后续的战斗将会比较困难了。(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