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8章(1 / 2)

摩之提拿着自己手上那份文书看了半天。忽然做出一个令所有人瞠目结舌的举动。他伸出右手在印泥盒上轻轻一按。然后便将那只沾满印泥的手按在自己的名字后面。文书上便留下一个鲜红的掌印。

刘欣拿着摩之提按下掌印的文书。不觉有种杨白劳出卖喜儿的感觉。好半晌才回过神來。不过。大汉历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终于正式签订了。当然。这个不平等是对外国而言的。对于大汉來说却是一点损失都沒有。

条约已经签订了。进贡的马匹和女子也点收清楚。可摩之提却沒有一丝离开的意思。刘欣诧异之下。突然明白过來。笑着问道:“摩之提。你莫非还想要什么赏赐不成。”

摩之提脸上微微一热。不过他皮肤黝黑。却也看不出來。这次动身前來疏勒的时候。摩之提也做了一番功课。了解到过去每次向大汉进贡。都会得到汉延厚重的赏赐。可是刘欣却迟迟沒有任何举动。反而直截了当地问了出來。又如何不让他脸红。摩之提愣了一下。还是说道:“本王久闻大汉的丝绸、瓷器为天下至宝。还望大人能够赏赐一二。还有这件用來书写条约的东西。甚是奇特。能否也赏赐一些。”

自古以來。历朝皇帝都好面子。如果有万国來朝。那便是难得的盛世了。对于朝贡的外国使臣都要回赠以厚礼。往往贡品不值几文钱。回礼却价值百倍、千倍。到了后世。更有那些精明的外国君臣。假借朝贡之名。骗取朝廷的财物。

刘欣是个讲究实惠的人。自然不会允许这种情况发生。他的计划中。今后不仅不会赏赐给这些外国使臣一文钱的财物。甚至连一顿像样的招待酒宴都不打算准备。当然了。作为外国使臣。自有专门的驿馆负责接待。几顿便饭还是有的。

听到摩之提迫不及待地开口索要赏赐。刘欣笑了起來。摆了摆手。说道:“书写条约所用的叫做襄纸。乃是我大汉的国宝。是不可以轻易交与你们的。至于丝绸和瓷器。现在疏勒街上多的是。你若是想要。可以自己去买嘛。”

摩之提沒想到刘欣会这样抠门。但东西在刘欣手里。刘欣不愿意给他。他也沒有办法。不过。这天底下也不是只有汉人才重面子。而摩之提刚刚当上大宛王。更是不能丢了脸面。如果就这样两手空空地回去。一定受到大宛贵族的嘲笑。

还是延塞识得时务。悄悄附在摩之提耳边小声嘀咕了几句。摩之提这才躬身告退。

出了疏勒王宫。摩之提和延塞带了几名亲信悄悄來到大街上。果然看到有许多店铺正在出售來自大汉的丝绸和瓷器。自从大汉内乱。商路断绝以后。在大宛已经很少看到丝绸。更不要说瓷器了。

摩之提看得眼花缭乱。但他却沒时间精挑细选。匆匆逛了几家店铺。便买了两对白瓷花瓶和十匹丝绸。他來的时候带着三千两白银。本來是准备用來打点刘欣身边亲信的。结果沒能用上。正好可以买些丝绸和瓷器回去。

只是那两对白瓷花瓶价格高昂。再加上十匹上好的丝绸。他这点银子一下子就花光了。

摩之提买完白瓷和丝绸。沒有在疏勒城多呆。直接打道返回贵山城去了。回到贵山城以后。摩之提立刻将大宛的贵族都召集了过來。将两对白瓷花瓶和十匹丝绸展示给他们看。当然。摩之提沒有说这些东西都是自己在疏勒城的大街上买的。而是说成刘欣赏赐给他的礼物。反正这件事只有延塞和几个亲信知道。也不用担心这些贵族会当面向刘欣求证。居然真的瞒过了那些贵族。而摩之提在大宛的声望也随之高了起來。终于一举坐稳了他的王位。

刘欣并沒有把心思放在摩之提身上。既然他暂时不打算对大宛用兵。自然也就沒有必要对那里过多关注了。他现在关注的重点还是乌孜别里要塞、图鲁格尔特要塞以及汉城这三个重大工程的建设情况。几乎每隔一两天就会去工地上巡视一番。

在刘欣的亲自督促下。无论是汉军士兵。还是疏勒民夫和大宛战俘。都铆足了干劲。尤其是那些大宛战俘。在得知汉城完工以后。他们便可以返回自己的家乡。而且可以得到一笔不菲的工钱。更是起早贪黑。拼了命地干活。短短半个月的时间。三大工程都已经初现雏形。

这时。來自襄阳的第一支大汉商队终于抵达了疏勒。早在鄯善国扜泥城的时候。刘欣就写了一封信回去。让沮授组织商队前來西域。并且放开了关于禁止丝绸和瓷器买卖的规定。按说早就应该有商队來了。结果直到今天才看到第一支大汉商队。而且这支商队还和他有密切的关系。

其实也难怪。通往西域的商路已经断了许多年。就连凉州一带也是匪患横行。再加上这些年來。北方接连不断的战乱。真正的大商家已经都集中在荆州、益州这些相对平静些的地方。而这些南方的商队对于陌生的西北还是有一点小小的担心。不愿意前來冒险也是情有可原的。

眼前这支商队是來自襄阳蔡家的。作为蔡家的家主。蔡瑁的想法和那些大家族一样。也不愿意冒险。但是蔡家的命运现在已经和刘欣牢牢在绑在一起了。正因为有刘欣。他们蔡家在荆州的产业才会蒸蒸日上。因此。当蔡珏回了一趟娘家以后。蔡瑁终于不情不愿地派出了自家的商队。

刘欣此时还不知道这里面的内情。不过。能够见到來自大汉的商队。他还是十分开心的。亲自迎出了宫门。不由脸色一沉。喝叱道:“蔡和。你不好好读书。跑这里來做什么。”

原來。蔡家商队的领头人居然是蔡和。蔡和是蔡珏的弟弟。也是襄阳书院的第一批学生之一。按理说要到明年才能毕业。然后再由刘欣按照蔡邕出具的考评给他们安排合适的职位。谁知他居然出现在蔡家商队中间。刘欣自然要生气了。

面对刘欣的怒火。蔡和虽然吓了一跳。但他好歹也在襄阳书院学习了这么多年。早已经不是历史上那个碌碌无为的家伙。蔡和定了定神。拱手说道:“请姐丈息怒。如今襄阳城内正忙于科举考试。书院已经停课多日了。所以小弟才有时间來西域一行。再说了。姐丈当年不是还对郭大人说过。读万卷书还当行万里路。小弟这是行万里路來了。”

因为來自后世的原因。刘欣从來都沒有看好过蔡和这个小舅子。他当初让蔡和去襄阳书院读书。也只不过是为了安抚蔡家。让蔡家能够死心塌地站在自己一边而已。却沒想到几年的功夫。蔡和在他面前居然能够表现得不卑不亢。看來读书使人进步。这句话一点都不假。

刘欣满意地点了点头。问道:“蔡和。你这一路过來。生意如何。还有。襄阳的科举考试进行得如何了。”

蔡和不假思索地拱了拱手。说道:“回姐丈。这生意实在太火爆。如果不是我坚持把货捂着。早在西城就卖完了。不过。我离开襄阳的时候。科举考试还沒有开始。也不知道进行得怎样了。按日子算來。应该就在这两天吧。”

日子正如蔡和算的那样。一场盛况空前的科举考试正在万里之遥的襄阳城内上演。有了去年的经验。科举考试的组织显得有条不紊。而参加的人也明显比去年多了好几倍。

所有的考试都是在襄阳书院进行的。这也是书院被迫提前放假的原因。今天举行的是工科考试。这也是文、武、工二科考试中第一个登场的。

工科考试非常简单。只要拿出自己的作品或者发明创造。经过工部的那些技师的评定。就可以确定谁是最终的胜出者了。当然。这些作品也不是考生现在完成的。而早在半个月前。所有的考生就已经被集中到了研究院位于西郊的基地。他们的发明和作品都是在那里由研究院的熟练工匠來完成的。

所以。今天的考试只是一个展示和评定的过程。饶是如此。书院的门前一早便已经是人山人海了。因为主持今天这场考试的是襄阳城中的一个重要人物。

l

第656章新式织绫机

这个重要人物自然就是马芸了。今天这场工科考试就是由她亲自主持的。自从当年降服了于吉以后。在襄阳人的心目中。马芸已经是女神一样的存在。受万众顶礼膜拜。

过去。马芸还会经常出入书院。甚至偶尔上几次街。但这两年。她已经很少出现在公众视线当中。基本上整天呆在州牧府内足不出户。而今天。马芸居然亲自担任工科主考。自然吸引了许多百姓。书院外面已经是人山人海。

当然。这些人在书院外面。实际上见不到马芸。因为除了考生。其他人是不可能进入书院的。

此时。马芸就端坐在主考席上。在她的左右分别是从长安赶回來的工部尚书兼研究院院正向朗和研究院院副孔文。虽然已经近过三旬。但因为保养得宜。马芸现在看上去就像二十上下。依旧年轻靓丽。光彩照人。不过。马芸看着一件件“作品”抬上來。又抬下去。脸色却变得越來越凝重。

对于这次的工科考试。马芸是寄于厚望的。但大概是受去年的影响。许多参试的人拿來的“作品”居然都是奇形怪状的兵器和农具。说实话。去年的工科考试中最终获胜的那两个人的“作品”根本就是哗众取宠。沒有一丝实用之处。而马芸最终奖励他们。也只是为了调动大家参试的积极性。然而事与愿违。今年的参试者是多了。却也纷纷学起去年的样子。想要骗些奖励回去。如果单单这样也就罢了。偏偏为了保证考试的效果。所有的“作品”都是按照参试者的设想。由研究院的工匠集中制作的。着实浪费了不少的人力物力。

就在马芸失望到极点的时候。又一名考生走了向前。他献上的“作品”好像是一架织机。令马芸眼前一亮。不由转头问道:“这是什么。”

参加考试的考生很多。“作品”也是五花八门。向朗和孔文自然不可能全部记得住。不过。他们事先也做了充分的准备。手里有一份参加考试人员的清单。向朗拿起清单看了两眼。朝马芸拱手说道:“回夫人。这是一架新式织绫机。”

人们常说的绫罗绸缎都是丝织品。而在绫罗绸缎当中。却将绫排在第一位。足见绫在丝绸织物中的重要地位。实际上。绫是一种提花丝织品。因此它的织造过程也十分复杂。一架普通的织绫机有五十个经线踏具和六十个纬线踏具。多达一百一十个。非常笨拙。织一匹花绫往往需要一个半月到两个月的时间。作为工部的大佬。向朗和孔文自然都是见过织绫机的。只是这名考生所献的织绫机却只有经线踏具和纬线踏具各十二个。显得相当精致。他们一时居然沒有认出來。

听完了向朗的介绍。马芸精神为之一振。少了许多踏具。操作起來肯定就会简单得多。马芸隐隐觉得这是个了不起和发明。忍不住追问道:“这架新式织绫机的效果如何。”

向朗尴尬地咳嗽了两声。说道:“回夫人。属下等还沒有來得及实际操作过。”

眼前这架新式织绫的精致也只是相对于传统的织绫机而言。而比起其他人的“作品”來说。实在要复杂上百倍。而这次所有参加考试的“作品”都是由研究院统一制作的。时间紧、任务重。这架新式织绫机也就拖到了今天早上才刚刚完成。因此沒有來得及试用。倒不是向朗他们偷懒。

研究院的工匠们对于这架新式织绫机并不十分看好。在他们想來。这架织绫机比传统织绫简化太多。纵使能够织出绫來。恐怕也不会有多少花样。不过。马芸的想法却和他们不同。有些东西精简以后。说不定反而会产生奇效。不由问那考生道:“你叫什么名字。是何方人士。”

那考生不过十七八岁年纪。听到马芸问他话。不由紧张得满脸通红。两只手搓來搓去。似乎不知道往哪里放才好。过了半晌方才结结巴巴地说道:“回。回夫人。小民。小民姓马名钧。乃是。乃是扶风郡人氏。”

如果是刘欣听到这个名字。恐怕还会不明所以。但马芸却是大吃一惊。原來这个说话有几分口吃的少年居然就是著名的大发明家马钧。这可是个人才。一定要将他留住。

马芸平复了一下激动的心情。笑着问道:“马钧。你发明的这个新式织绫机和普通织绫机相比。有何独特之处。”

说到自己的发明。马钧的胆气顿时壮了起來。说话也流畅起來。大声说道:“这种新式织绫机结构简单。易于操作。更重要的。旧的织绫机织一匹提花绫锦需要两个月。而使用新式织绫机只需要七到十天就可以织出一匹绫锦來。”

如果马钧所言不虚。这架新式织绫机等于将织绫的效率提高了五六倍。马芸不禁暗暗点头。继续问道:“减少了这么多踏具。会不会使绫锦沒有原來那么多精美的花式。”

马钧对自己的这个发明颇有信心。这可是经过实践检验的。本來他想带着自己制作的织绫机参加考试。但是根据考试规定。需要由研究院统一制作。这才作罢。不过。研究院制作新式织绫机所用材料和工艺都比他自己制作的要高明得多。这让他对于新式织绫机更加有信心了。

面对马芸的提问。马钧脱口答道:“回夫人。小民的这架织绫机看似简单。只要运用得当。却能够织出最为复杂的图案。而且花型可以变化多端。绝对可以织出世界上最美的绫锦。不仅如此。这架织绫机结构精巧。占地不大。就算普通百姓家中也可以置办。”

马芸转头看了看坐在两边的向朗和孔文。见他们似有不信。不由说道:“马钧。第一时间更新你可敢当场演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