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7节(2 / 2)

这些观众,是看了《桃花扇》后,对“昆曲”有兴趣的,却不知道该到哪里去了解这门华国艺术,正好有华国人在讲,那就停下来听听。

记者靠着自己脑子里有限的知识,结合万能的搜索引擎,倒是磕磕绊绊讲了一会儿。

“我这里有安妮曾经登台表演过的一段视频,不是《桃花扇》,是另一个有名的昆曲故事,你们有兴趣吗?”

昆曲是听不懂的。

不过在《桃花扇》里,‘雯雯’和‘郑琳’都有登台表演的戏份,包括‘老卓’,还有一些配角,他们时不时会唱一段儿,会哼几句。听不懂唱词没关系,这陌生的,有些古怪的华语唱词,情绪感染力很强,和电影的剧情,和人物的心情是如此契合。

同样的一段音乐,不同的人唱出来时,是不同的感受。

安妮还表演过别的昆曲节目吗?

“这是我的邮箱,谢谢!”

“请给我也发一份节目视频……”

好不容易,等围着的观众散了,摄像扛着机器走来:

“咱这就算采访了?”

准备的问题,基本上没有问到啊!

记者咧嘴一笑,要不我是记者你是摄像呢,刚才的画面,刚才发生的事,可比什么采访都有说服力啊!

“都拍下来就行,咱们继续等下一场,把今天首映的情况多拍点,搞一个剪辑出来发回国。”

也不知道咋回事儿,记者觉得自己挺骄傲的。

明明《桃花扇》北美是否卖座,和他半毛钱利益关系都没有。

……

“第一天的平均上座率在76%,迪士尼和院线都挺满意,烂番茄新鲜度97%,imdb评分9。4,口碑发酵的话,会增加上映影院的。”

1850家电影院?

这是不够的。

《桃花扇》的北美上映,沈铭追求的不完全是票房。

他想让评论界,让观众真正见识一下安妮的演技。

安妮已经从邹萍那里得到了数据,但不妨碍她再听沈铭说一遍。再说邹萍当时也没拿到《桃花扇》的北美首日票房数据。

“票房呢,应该统计出来了吧?”

------题外话------

晚安,么么哒

第426章 不仅观众看得懂

1850家电影院放映,估算一下单馆平均票房,在计算一下上座率,《桃花扇》的北美首日票房很容易估算出来。

具体的数字肯定有偏差的,然而沈铭带来的数据,和安妮之前估计的偏差并不大:

“2900万美元。”

华国首日票房是3800万美元,差了900万美元,这个成绩并不是不好,而是太好了!

安妮当然知道这其中的差距,《桃花扇》的放映电影院数量比起《梦中婚礼》都差了几百家影院,《梦中婚礼》当时的首日票房是6180万,这样一对比《桃花扇》的票房太差了?

一个华纳出品的好莱坞式爱情片,一个纯正的华国电影。

一个是在圣诞档期,一个就是平常的3月档。

要知道,票房预测机构对《桃花扇》的预期仅仅是8000万美元,可根据《桃花扇》的首日票房来看,北美票房至少能有1.5亿美元左右!没有一部华国电影在北美取得过这种成绩,迪士尼这桩生意根本不会亏本……文艺片和商业片还有点不同的是,商业片在短时间内掠夺票房,文艺片却靠拉长放映时间,靠口碑慢慢收获票房。北美和华国的电影上映时间不同,有的电影上映周期长达1年,有口碑的电影,怎么也要上映3个月以上,后期放映的影院数量下降,依然能零星的增加一些票房。

首日票房2900万美元,看烂番茄新鲜度和imdb的评分,外界对《桃花扇》的票房预期调整成了1.5亿美元左右……可沈铭说迪士尼会增加放映量,1850家影院的放映量其实称不上大规模上映。

沈铭名下的电影院,并没有加入第一轮放映。

3000左右的影院放映量,才算的是大规模上映,《黑寡妇》就是这个标准,以为票房表现良好,第二周放映的总数甚至超过了5000家。放映的馆数越多,发行成本越高,开画就超过4000家电影院的电影,必然是电影公司十分能确信的卖座片——《黑寡妇2》肯定有这个待遇。

票房预测机构的预测调整到了1.5亿美元,沈铭心目中的预期目标,却要在1.5亿美元的基础上继续增加。

“《糖果》那边呢?你和埃迪·尼克尔森之间,找到平衡没有?”

安妮轻轻哼了一声,“他毕竟是埃迪·尼克尔森,不是男花瓶,不太好对付……不过我也不会怕他。《糖果》是我选的电影,我可不是为了做好事去成全埃迪·尼克尔森的下一个奥斯卡影帝的。”

视频里,安妮的小傲娇把沈铭逗笑了:

“当然了,你知道我一直是支持你,相信你的。”

……

《桃花扇》首日票房数据统计出来时,有关《桃花扇》在北美上映的新闻,也传回了华国。

“好评如潮”、“昆曲惊艳”、“不一样的华国电影”,这些都是媒体报道中,频频出现的关键词。一群北美观众围着华媒记者,听他科普华国昆曲文化的新闻视频,比其他诸如烂番茄新鲜度、imdb评分、首日票房2900万美元的数据更直观,更有说服力。

那些数据分析谁耐心去看,视频可有意义多了,本来是去采访北美观众的记者,搜肠刮肚的反而给观众讲起来华国的昆曲文化,讲一会儿还偷偷瞄手机里的百科治疗——喂,北美观众不认识华国字,我们这些人是认识的啊,你这分明是现卖现学的!

“有种反差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