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1 / 2)

贾赦早将姜文日常用的大案前那椅子转了个圈儿坐下,晃了晃二郎腿:“那是!也不瞧瞧她舅舅是谁。”

说得姜昭啼笑皆非。

不一会儿姜文笑眯眯的来了,直望着贾赦道:“你给了五殿下什么好处?他不要侧妃不算,还亲替自己戴了一顶绿帽子。”

贾赦忙问那事如何了。

原来五皇子果然依着前言在府中闹了一出戏,又放出话去了,将侧妃王氏重责了一番。因他竟不曾休弃王氏,反倒显得可怜且痴情。

贾赦摇摇头,乃将前日之事从头至尾说了一回。末了叹道:“他其实不必如此吧,应当有许多省些力气的法子。”

姜文哼道:“帝王家哪有省油的灯。他已犯下大错,一时半刻竟起不来了。偏这一两年他们兄弟斗的太凶,彼此结下不少仇怨。这会子若三皇子补上一刀,他还不定怎么死呢。不如从无关痛痒之处将自己往惨了整,如此三皇子或旁人再落井下石反落了下乘。他与圣人终究是父子,没准圣人又瞧他可怜呢。”

“果然,对他们姓司徒的而言,除了权力,旁的都无关痛痒。”贾赦皱眉道:“他大老婆既绕了个大弯子对付那个小老婆,想必平日挺受宠的。对喜欢的女人狠、对自己也狠,这样的人如有一日让他当权还不定如何呢。”

姜文笑道:“你又杞人忧天,太子是不论如何轮不到他了。”

贾赦叹道:“借您吉言。”又说,“刚才那个老四呢?见老五瓜完了预备补上?”

姜文直摇头:“我还当这是个安分的。”

贾赦冷笑道:“人家怎么不安分了?不过学他老子罢了。他老子若无野心怎能坐上龙椅?”

姜文绕开不提,正色道:“那个王然我看着竟不是个省事的,当心他背后使花招。”

贾赦笑道:“他能使出什么来?他是谁我是谁?”

遂就此揭过,三人说些旁的。又坐了一会子,贾赦正欲告辞回府,外头有人来回道,方才那位客人使了人来说一句要紧话。三人皆是一怔,姜文乃命将人领进来。

只见一个青衣小帽的小厮,恰是方才跟着四皇子的,眼眸亮的很,进来给诸位老爷叩头。因拿眼睛溜了一溜贾赦。

姜文摆手道:“有什么话你只管说。”

那小厮笑道:“我家主子有句话给姜家大爷。”因向着姜昭道,“我主子说,是他想窄了,这会子还是避讳些的好。来日尘埃落定,他再与大爷把盏吟诗、登高做赋。”

说得众人都一愣。

姜昭忙客气了几句,见他无旁的事,让人好生送他出去,因扭头看他父亲与贾伯父。

姜文问他:“你觉得呢?”

姜昭思忖了一会子:“眼下断不出来。数年后恐也未必能断出来。”

贾赦笑道:“你管他呢,横竖他都搬了梯子了,你只管下去。我瞧着纵然日后太子落在谁头上了,你也莫与他交往过密。先义忠亲王也当了那么许久的太子呢,谁知道转回头又挂了,另几个兄弟斗成一团。”

姜昭道:“若他真的只想与我诗文相交呢?”

贾赦道:“你爹不是姜文你可与他不计门第身份吟风颂月;你爹既是姜文,总有些事碰不得,也只能对不住他了。谁让他生在皇帝家?生下来就得了那许多好处,有些旁的不如意也天经地义。”

姜文苦笑道:“哪有这么便宜。今日之事换作旁人必对他颇生好感,日后如有峰回路转……他真无心倒好;若是有心的,凭这份心计便胜出三皇子几分。”

贾赦不明所以:“那又怎样?”

姜文直言:“四皇子心思深沉。今番此举若为一计,昭儿不上当;来日他得了势,恐会记恨。”

贾赦嗤笑:“你家姜小昭也不是软柿子。”

姜文知道他对帝王毫无敬畏,只摇头不语。

贾赦一皱眉,拉了姜昭到角落装作密语,声音并不小:“君要臣死,臣不想死,你待如何。”

姜昭苦笑,回头瞥了他老子一眼:“想来小侄不至于落到君要臣死那境地。”

“非也非也。”贾赦摆了摆手指头,“其一,莫许让你死的那一位上台;其二,他真的上台了,你溜之大吉;其三,若不便溜掉,就早留后路;其四,”他忽然压低了声音,“以后再说,我晃点你老子的。”言罢神秘兮兮告辞。

姜昭啼笑皆非,亲送他出去。

不料到了府门口,贾赦接过何喜送来的马鞭,忽然贼兮兮的一笑,向姜昭招手让他靠近些,凑在他耳边道:“其四,若后路都被堵死、逃不掉了,就反吧。”遂翻身上马,施施然走了。

姜昭立在原地怔了半晌,身边小幺儿喊了他三四回,方慢慢转身回去。

才一进门就听姜文哼道:“贾恩侯说的其四,恐是他也不知道、或是他还没想到?”

姜昭一愣。

姜文道:“瞧他说完你脸上那神色便猜着了。”

姜昭苦笑道:“父亲料事如神,贾伯父道,‘以后再说,我晃点你老子的’。”

姜文嗤道:“就他那两下子还晃点我。”

姜昭赔笑几声,并不言语。

四皇子后来果然不再访姜昭,每每诗会文宴之时也特绕开些权臣子弟,倒让三皇子放下心来。此为后话。

话说姜昭此文传入宫中,圣人一时兴起也让人抄来看了看,向戴权笑道:“听闻西山红叶如今恰是最妙时节,寻个日子咱们也去逛逛。”

戴权笑道:“老奴且跟着圣人逛逛,也看看风景儿。”

圣人果然起了兴致,过两日便白龙鱼服的往西山游赏。他只带着几个侍卫并两个太监,倒也轻便。因本无目的,只随意乱走,忽听旁边游人道,今日碧云寺有人施粥做法事,便也过去瞧瞧热闹。

偏他到的时候法事已做完了,唯有外头的粥棚依然排着长龙。圣人见僧人大桶中的粥都是好好的白米粥,颇为粘稠;排队的百姓虽有衣衫褴褛者,都较为知礼,点点头。随意走进寺中。

因他们气度不凡,早有知客僧过来相陪,又着小和尚去请方丈。不多时方丈到了一瞧,念了声“阿弥陀佛”,过来合什行礼。圣人是认得他的,只摆手道“无妨”,方丈亲陪着他说话儿。

圣人因问起今日施粥之事,方丈笑道:“原是一位大家公子替他父亲祈福,从我们这里请了个护身符回去,在佛前亲跪了七七四十九日的经,又拿回来我们寺里再供上七七四十九日,今日已满了日子,又烦我们做了场法事、向穷苦人家施粥,过会子大约就有人来取回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