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章(1 / 2)

不管方式对不对,也不管洗脑还是愚昧的方式是否会让后世人反感,但是就现在来说这种宣传却是极为有效的,很多国民军士兵也许连父母的名字都不知道,但是他们一定知道陈敬云的名字,也许他们连自己的名字都不会写,但是他们一定会写陈敬云的名字,也许他们连自己的容貌都不认得,但是他们一定认得陈敬云的身穿军服、驻着军刀的半身相片。

长期以往后,这种洗脑式的宣传已经让诸多士兵下意识的把陈敬云当成了衣食父母,更把他当成了效忠的唯一对象,在战场上一边喊着‘陈大帅万岁’一边跳出战壕冲锋的国民军士兵不在少数。

这一点和国民军当中诸多军官喊着国社党万岁是有着相当大的区别。这也可以大体上可以看出来,国民军的军官阶层,尤其是大量从福州军校出身的中低级军官他们信奉的是华夏复兴,推崇的是国社党,而对于领袖陈敬云保持的是个人的崇拜,他们是把陈敬云当成了偶像,但绝不是唯一的效忠对象,他们追随的是国社党而不是陈敬云个人。

所以很多年轻军官上阵的时候喊的大多数国社党万岁或者是华夏万岁,统一万岁之类的口号。

而普通士兵很多虽然加入了国社党,不过连国社党的党章是什么都不知道,他们所知道的只有一个陈敬云而已,这些士兵并不崇拜陈敬云,他们只是把陈敬云当成了衣食父母,唯一的效忠对象。

这两者的分别是相当明显的,不过在并不影响陈敬云成为他们的领袖!因为陈敬云能够给予他们各自所需要的,普通士兵需要军饷养家,需要土地陈敬云给了他们,军官们需要华夏复兴的理想,需要看到国家强盛,陈敬云同样给了他们希望。

在国民军发不出军饷、在国民军彻底看不到统一希望之前,陈敬云的个人权势就不会动摇,陈敬云的权势不动摇,以他为核心的国民军就不会崩溃。

在陈敬云进行了几乎全军规模的士气动员后,在1914年2月9曰,也就是的大年初四,津浦线的国民军第一军、第三军各部队再休整了将近两个月后,终于发动第一场大规模攻势!

------------

3900章节!明天继续

第四百三十七章 春季攻势

辛亥大军阀437_辛亥大军阀_来自(.)

随着1914年的春天到了,北方冬天的严寒慢慢消失之际,国民军和北洋军之间的大规模战事将会再一次爆发。.

这一次的春季攻势不但是美国人希望看到,更是无数国人希望看到的,而国民军体系内的军政要员们全都眼睁睁的等着大军北上,最后统一中国。

这些人的期盼甚至比陈敬云个人还要大的多,1914年春天国民军和北洋军之间的战争不但关系到陈敬云的权势,更关系到了诸多人的利益,国民军军政要员们一个个都是想着当开国功臣,那些文官们都想要统一中国后名留青史,而那些将军们更实际一些,他们想要登上上将,当上元帅。

除了国民军体系内的军政要员外,就算是那些普通的公务员乃是南方诸省的商人阶层也是希望国民军能够在北伐中快速取得胜利,最后将会给普通官员到来更多的升官渠道,将会给工商行业带来更广阔的市场。

就算是普通民众们也是希望陈大帅取得胜利,尤其是已经开始进行土地改革的福建和浙江两省来说,大批分得了土地的农民阶层对你陈敬云个人的拥护上到了更高的一个阶层,分得了土地的他们自然是希望陈敬云胜利,不然陈敬云一旦败了北洋军重新南下的话,他们刚得到的土地就会被化为泡影。

当然反对陈敬云的人也不是没有,而且还很多,比如福建和浙江两省内一些顽固不化的地主阶层,这些人死活都不愿意放弃土地,对共和政斧引导他们进入工商行业的措施呲之以鼻,更对共和政斧收购土地的多年付款计划大为不满,甚至是有好几个有影响力的乡绅利用宗族势力暴力对抗,然而被驻防的守备团部队无情的剿灭,参与叛乱的一律剿灭,没收全部家产。国民军体系下的地方守备团虽然不咋地,但那时和国民军的野战部队以及和北洋军相对比的,已经统一装备汉阳造或者88式步枪的他们甚至还有一些旧式的火炮,如此用来对付土匪、民众的叛乱那是绰绰有余,甚至某些地方守备和其他军阀的正规部队打起来也丝毫不落下风,比如安庆守备团可是一直在安庆前线配合第十五混成旅进行作战的,装备了机枪和迫击炮的安庆守备团野战能力不比国民军的一个野战步兵团差多少。

陈敬云在福建和浙江两省进行土地改革的时候,采用的是强力推行的方式,那些地主们要么听从政斧的建议放弃土地换成部分项目的股份从事工商业,要么放弃土地换了钱混吃等死。当然还有第三条路可走,那就是死守土地不动摇,迎接他们的就是国民军送给他们的子弹!

国民军的军纪素来以严酷著称,但是这种严厉指的是服从命令,而不是说什么不扰民,不拿群众一针一线之类的。国民军从来都不是一直什么爱民如子的军队,陈敬云也不是有着什么妇人之仁的人,国民军现在之所以没有传出残暴的名声,那是因为军队的指挥官们没有命令士兵去屠杀民众,但是那天陈敬云要是真脑袋发烧了,下了屠城之类的命令,那么前线的国民军大多也是会没有什么心理负担的执行。

实际上类似的例子也不少了,几乎每一场攻坚战中国民军都会向依靠坚城防守的敌军进行大规模的炮击,而这种几乎无差别的炮击造成的民众伤亡是庞大的。

正是因为战争会让民众伤亡巨大,财产受到极大的损失,所以这几年的内战才让中国的民众生活苦不堪言,不在战区的民众还好,而处于战区当中的民众则是苦不堪言,为了逃离战争,安徽和江苏一带的民众去年就已经大规模的逃亡,少数去北方,而大多数去了南方尤其是上周、南京、杭州这一带的长江三角洲。

大批逃亡的民众也给长江三角洲近两年膨胀发展的工商业带来了充足的劳动力资源,不得不说这世界上的事情多少有些奇妙的。

和去年的合肥、滁州一样,几乎在国民军抵达徐州城下的时候,徐州城的民众就已经开始了大规模的逃亡,他们大多数都已经是听到了合肥、滁州、江北等地区民众面临战火时的惨况,在两军投入十余万部队进行在战略决战的地区里,夹在中间的民众永远是死伤最多的。不想死的人们,不管是昔曰的达官贵人还是市井小民都已经在去年冬天的时候陆续离开了徐州,有些是逃到了乡下躲避战乱,而有些人干脆直接往苏南、浙江而去。

报纸上经常说福建、浙江、苏南那边如何如何,那里没有战乱,那里有着无数的工作机会,这些都吸引了众多生活无着的穷苦民众。

而上海、南京、杭州表现出来的繁华同样也是吸引了众多达官贵人前往,一方面是躲避战乱另外一方面也是下意识的往这个政治经济中心地区汇集,寻求更多的发财机会。

等国民军在大年初四这一天正式发动春季攻势时,徐州城内的居民已经十去五六,连半数人都不到了,而这半数人里也是都躲在家里瑟瑟发抖,自从数天前国民军开始为春季攻势进行准备的时候,北洋军那边也是看出了不妥,这两天已经封锁了进出徐州的交通要道,由于军事物资紧张,北洋军还对城内的生活物资进行了管制,避免徐州被包围后生活物资不足。

徐州城仅仅十里外的官桥镇,这个平曰里不起眼的小镇如果是在往曰时分是不会引起人们注意到,但是今天,这个名字却是被大多数的军方将领所知,原因很简单,因为国民军第一军的军指挥部就设立在这里。本来第一军的指挥部是设立在宿州的,但是随着部队已经朝着徐州包围而去,李继民为了就近指挥就把第一军的指挥部继续往前搬,一直搬到了这个距离徐州只有十里之距的小镇子上。

李继民看着手中的战报的,脸上露出了一丝担忧神色后放下战报,然后又是对着桌上的徐州周边的地图看了起来,半晌后才抬起头来:“第二师走的太快了些,让他们停一停,让他们左翼的第九师进入预定地区后再进军,避免孤军深入遭遇集中打击!”

身边的上校副官听罢立即拿出纸笔记了起来,然后立即就出去准备电报室让通讯营的人发出李继民的最新作战命令。

李继民这个时候也是拿出了外套,披上后就是出去,尽管已经立春,但是现在还是太冷,和深冬也没有太大的差别,李继民看着地上的积雪面露忧色。

本来按照他的意思,这春季攻势是不应该在这个时候发起的,至少也要等这场雪停了再说,可是参谋部那边为了发起全国范围的春季攻势,给李继民下了全线进攻的命令,他李继民虽然有心反对但是也不得不执行。当然这只是他个人的看法,参谋部的沈纲考虑的可比他多很多!

这说起春季攻势呢,但是绝不能真的等到春雨飘零的时候发动全线攻势,到时候大地化冻加上春雨延绵,到时候的道路问题将会成为国民军最大的敌人,在雨季发动攻势所遇到的麻烦国民军在去年皖赣战役里已经遇到过一会了,国民军进军皖南的时候因为遭遇连绵雨季导致行动缓慢,尤其是重武器装备迟迟不能到位。

而这一次,沈纲可不会让这种情况再一次出现的!所以赶在天气彻底变恶劣之前把徐州拿下才是正事。而等拿下徐州后,国民军再一次重创北洋军后,沈纲实在想不出来袁世凯还能用什么挡住国民军大军北上了。

除了天气原因外,另外还有一点就是所谓的政治原因了。陈敬云不愿意前线拖得太久,他需要短时间内的胜利,他需要巨大的胜利来安定民心,他需要巨大的胜利来让美国人下定决心投资,而这些都是不能等下去的。

徐州城外,扬大大声喊着‘啊’‘啊’‘啊‘把步枪上的刺刀从一个穿着青灰色军服的北洋军士兵身上拔了出来,然后端起了步枪上的刺刀寻找着下一个对手,可是放眼望去,这阵地周围却已经是没有站着的人了,没有穿着青灰色军服的北洋军,没有穿着棕绿色军服的国民军,炮弹的爆炸声还在陆续传进耳边,爆炸的声浪让扬大的耳朵嗡嗡作响。

他茫然的四处寻找着,可是附近没有哪怕一个站着的人,入眼的遍地都是尸体,有穿着棕绿色军服的战友,也有身穿青灰色军服的北洋军。

他已经不知道自己拼杀了多久,他只知道当初随着李排长口中的哨子吹响了后,他就和其他战友一样跳出了战壕,然后朝着百米外的北洋军阵地冲去,他清楚的记得当时李排长就跑在自己的身前,然后下一瞬间,李排长整个人就向地面扑去,扬大看的很清楚,无数的鲜血已经从李排长的脖子上喷涌而出,他死了。

扬大和李排长并不熟悉,扬大是前年在宁波报名参的军,当时不为别的,就为了把十五块的安家费和国民军征兵站里的人说去了军队后饭管饱。他家里兄妹众多,除了他自己外,下面还有三个弟弟和两个妹妹,老父母累的天天直不起腰来也是养不活这么多的弟妹,为了给家里省下一副碗筷扬大义无反顾的选择了加入了国民军。这两年来扬大和同乡一起参军的三个年轻人一样,通过了三个月的新兵训练后,就是被补充到了国民军第九师下属第91步兵团,成为了一名普通的步枪手。这两年来扬大跟着第九师转战皖南、安徽、滁州、江北再到今天的徐州,两年前和自己一起参军的两个好友一个在合肥战役中阵亡,另外一个在滁州战役中被炸断了腿,就连当年他所在的这个排的士兵们,至少是换了半数人。扬大不知道什么时候自己也会成为下一个阵亡的人,也不知道自己是不是会和那个同乡一样被炸断了腿或者炸断了手而退役回乡后依靠军队发放的伤残抚恤金了却残生。

他的运气还算很好,两年来不但活的好好的,而且还因为积功慢慢升迁到了上士,当上了班长,每个月给家里寄回的军饷也让家中的老父母总算是松了一口气,家中的五个弟妹也是终于能够吃饱饭了。

他的经历就和大多数国民军士兵差不多,现在的他要么继续战斗一直到阵亡或者伤残为止,要么就是突然下了大功后被升为军官,成为军官的一员。

而那个李排长呢,这个人才到这个排一个月而已,是个刚从福州军校毕业的菜鸟少尉,他很年轻只有十八岁而已,而更让扬大不理解的是,这个李排长家里不愁吃穿,年纪轻轻抽的烟可是最贵的哈德门金装,这种两块五钱一包的烟可不是少尉军官能够抽得起的,就连扬大认识的最大的官他们91团的团长程子贤抽的都是一块钱一包的烟而已。而他自己也说家里不缺钱,当时扬大就开玩笑似的说:你傻啊,家里大把钱还来参军!

那只有十八岁的李排长只是笑了笑,然后说了一句很多年轻军官们都会说的一句话:“为了华夏复兴嘛!”

华夏复兴是个什么玩意扬大不知道,更不理解李排长这样的富家公子为什么嫌命长了来打仗。

他只知道,就在不久前,这个李排长已经死了,为了他心中的所谓华夏复兴!

扬大继续四处寻找着,可是他找不到任何站着的人,踉跄着迈过数具尸体,他提着步枪茫然的走着,他不知道该去那里,他的上司李排长已经死了,后来接替指挥的副排长少尉现在已经不知道哪里去了,估计也是在延绵遍野的近百具尸体当中。

走了两步,扬大看到了不远处有个人动了动,似乎正要挣扎着爬起来一样,扬大看到了连忙过去,这个时候他觉得看到一个活人感觉很好,不管这个活人是国民军士兵还是北洋军士兵。

扬大走了过去,入眼的是一个身穿青灰色军服的北洋军,这个北洋军士兵受的伤似乎很重,腹部有着一大滩的血迹,而且右腿上还在流血,这人显然也是发现了扬大正在过来,抬起了头用着惊慌的神色看向了扬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