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8节(1 / 2)

尔虞我嫁 繁朵 1870 字 18天前

第二百六十五章 清官难断家务事

武安伯回府之后,立刻雷厉风行的行动起来。

只是下仆那边的问话倒是顺利,孟伯慎父子才到跟前,武安伯不过提了个开头,孟伯慎就虎目含泪,“扑通”一声跪倒,悲声说道:“爹爹!难道在爹爹心目中,孩儿就是这样无能的人么?!”

一看到这情况,武安伯就头疼了,孟伯慎是他的嫡长子,也是孟氏这一代的头一个男嗣,当初郑侯作为长兄,率先成亲,然而连妻带妾,连生了四个女儿,也不见男嗣的踪影。

那时候孟太后还是先帝宫中的小可怜,孟氏尚未显赫,孟国丈还在人世,正对幼子孟宝疼爱万分,对于郑侯、武安伯、成阳伯这三个年长的儿子本就有些嫌弃的意思,见这情况,越发不喜,甚至一度说出孟氏的传承全靠孟宝的话。

在孟四小姐降生的当年,新婚的武安伯与发妻姚氏生下孟伯慎,对于郑侯兄弟三个的意义,可想而知!

那个时候郑侯并无权势,也不富贵,又以为自己命中无子,满月酒上抱着孟伯慎的襁褓,一度几欲落泪,私下里更是凄凉的对武安伯说过:“爹爹偏爱四弟,四弟为人骄矜,不是会念兄弟之情的人。我身为长兄,至今无后,他日垂老,只怕全赖二弟之子了!”

武安伯闻言,想起孟国丈的偏心,与成阳伯都是心有戚戚焉,三兄弟一度抱头痛哭……这也是后来孟国丈去后,他们会对孟宝格外冷淡的缘故。

彼时的孟伯慎,得宠程度犹如盛惟乔在南风郡,伯父、亲爹、叔父都视他如掌中珍宝,堂姐妹对他更是恭恭敬敬,丝毫不敢得罪。

谁知道不几年,不但郑侯跟成阳伯陆续有了亲儿子,姚氏且又为武安伯生下了胞弟二公子孟伯美,以及胞妹五小姐孟碧晨、六小姐孟碧珲。

武安伯的妾室亦生下一子五公子孟思义。

子女多了,父母的爱自然也就分散了。

尤其孟伯慎作为孟氏这一辈头一个男嗣,自幼受到了郑侯为首一干长辈的溺爱,养就了骄纵任性的性情,不但早早把郑侯膝下的堂姐们得罪了,对于后面的弟弟妹妹们,也是居高临下的态度,以至于胞弟胞妹同他都非常的生疏。

跟孟伯美为人长袖善舞,与一干姐妹相处和睦不说,同堂兄弟们的关系也处理的非常好,更兼对武安伯夫妇孝顺体贴,成亲后,教的一干子女也惯会讨好卖乖,简直就是鲜明对比。

久而久之,就把孟伯慎给比了下去。

出于自古相传的重视长子的心态,武安伯也不是没提醒过孟伯慎,然而那时候的孟伯慎正是年轻气盛目空一切的时候,对于武安伯的提点与管教,非但没有警醒,反而充满了反感与厌恶。

认为这是武安伯变了心,偏爱孟伯美之后,自然看自己怎么都不顺眼。

他这种想法不啻是加深了武安伯对这个儿子的失望,同时又有孟伯美的体恤跟劝慰做对比,武安伯既是觉得嫡长子不堪大用,又是认为孟氏如今未到高枕无忧的时候,非常需要一个能干的出色的可靠的继承人,还有疼爱的女儿的劝说,故此就动了换世子的念头。

但因为孟伯慎的长子名份,以及骨肉之情,他迟疑了几年。

结果就是这么一迟疑,给了孟家彦成长的机会。

武安伯的长孙孟家彦为人全然不似长子孟伯慎,这可能是因为孟伯慎本身飞扬跋扈,对发妻跟嫡子都不是很重视,为了确保自己的地位,以及生身之母主母的尊严,孟家彦从小就学会了察言观色,生长环境跟孟伯慎压根就不能比。

他那个时候也才十一二岁,已经很会给孟伯慎进言了。

可能因为武安伯作为亲爹,劝诫的方式是呵斥,孟家彦作为儿子,劝诫的方式是陪着小心见缝插针的引导,武安伯希望孟伯慎明白却终究未能说服儿子的那些道理,孟家彦却一点一滴的给亲爹灌了进去。

只是这时候孟伯慎再改变,已经有点晚了:孟伯美羽翼已丰,连父带子,都在整个家族刷足了声望,更在武安伯夫妇以及胞妹孟碧晨等人面前树立了良好的印象。

所以那会儿对于长子的转变与幡然醒悟,武安伯夫妇与其说是高兴,倒不如说是尴尬:要是这大儿子一直蛮不讲理胡搅蛮缠忤逆不孝该多好?废了他的世子之位既理所当然,做父母的心里也不需要有什么歉疚……偏偏他这个时候悔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