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托梦(1 / 2)

青牛说 山谷村夫 1019 字 12天前

《聊斋志异》,成稿于清朝康熙年间,作者蒲松龄先生,生前极为珍视。清咸丰年间,蒲松龄手稿随其后人一起“闯关东”。颠簸两百多年,半部手稿历经辗转终为辽宁省图书馆“镇馆之宝”,而另外半部,至今不知所踪。那半部手稿是否尚存于天地间?作为《聊斋志异》的忠实粉丝,我能和它相见吗?

蒲松龄是清初山东淄川人,《聊斋志异》一书的写作大约在康熙前期,边写、边改,历时40余年。蒲松龄临终时曾嘱咐其儿孙“余生平恶笔,一切遗稿不许阅诸他人”。

传说,按照蒲氏谱系命名中“竹立一庭,上国人英,文章显业,忠厚家声……”的排序,蒲清章是蒲松龄的第十世孙。据蒲清章老人介绍,清咸丰年间,其曾祖父蒲介人携带《聊斋志异》手稿从山东淄川来到东北,定居沈阳,以卜卦和代写文书为生,虽生活窘迫,不改文人志向。之后,蒲介人将《聊斋志异》手稿传给祖父蒲英灏。

光绪二十年(1894年),蒲英灏供职在盛京将军依克唐阿幕府,依氏得知蒲英灏是蒲氏后代,藏有《聊斋志异》手稿,便商借阅,蒲英灏无奈,只好先以半部借之。此后依克唐阿进京参战,不幸染病去世,其所借的半部手稿从此石沉大海,杳无音讯,从此以后半部手稿成了迷。

光绪二十六年(1900)蒲英灏奉命镇守西丰,其家属随迁,将半部手稿带到西丰。蒲英灏去世前又将半部手稿传第五子蒲文珊。蒲文珊是一个读书人,曾任西丰县立图书馆馆长,对《聊斋志异》手稿的珍视胜过其父。民国二十年(1931年),时任伪满洲国参议、奉天省图书馆馆长的袁金铠得知蒲文珊家藏有《聊斋志异》半部手稿,便向蒲文珊商借。蒲文珊推辞不过,亲自携带手稿面见袁金铠,袁想重金收买半部手稿,被断然回绝。他说:“先祖遗墨,仅此稿幸存,虽有欲购者,但贫不卖书,古训昭然,又何忍负先世保存之苦心也。”为此,蒲文珊被免去县立图书馆馆长职务。此后,又有日本人和汉奸垂涎手稿,以重金收买,均遭蒲文珊回绝,才使半部《聊斋志异》手稿免遭劫难。蒲文珊深知这半部手稿对蒲氏家族的意义,为保存好手稿,他在住房的西山墙外盖了一间小房,房里用土墙隔成前后两部分,后面的部分较小,与蒲文珊住的西屋打通,正好是西屋北炕,打通处安了一扇小门,用一个木柜挡在门上。用红木匣存放的《聊斋志异》半部手稿就藏在里面,除了在春夏之际适时将手稿拿出通风外,平时从不轻易打开。1950年,蒲文珊将这半部《聊斋志异》手稿捐赠给人民政府——辽东省文化处,1951年转交东北文化部,经过专家鉴定确为真迹,系海内孤本。稿本两函四部是八册原稿中的一、三、四、七册,除30篇系他人代抄外,均为蒲松龄手迹,是极为珍贵的《聊斋志异》定稿本。时任东北人民政府主席林枫立即批示将《聊斋志异》交东北图书馆妥为收藏,并奖励原稿捐献者。

那么,《聊斋志异》的另半部手稿到底流落到何方去了呢?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传说八国联军侵占北京,下半部手稿在这时被抢去,流落国外。1934年(民国二十三年),《北平晨报》曾报道说:“苏联科学院远东分院图书馆藏有蒲留仙《聊斋志异》原稿四十六卷。”1941年,伪满报纸《盛京时报》曾援引德国的一则消息:“《聊斋志异》部分原稿四十八卷现存柏林博物馆。”后又有消息说在德国发现有蒲松龄题记和印鉴的手迹档案。

“山谷村夫,你我有缘,公元二零一九年十一月三日晚,月上柳梢头时,我们相约与尚家河丹丹谷。”一个白衣人冲着我喊。

“你是谁?我不认识你呀!”我看他,白衣白马,白脸白鞋。

“不要问我是谁,到时候青牛会来接你。”白衣人继续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