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娴问了爹娘安,就把几条鱼放下,让大嫂做一条,对柳氏道:“娘,这是徐振宜给的。”
徐振宜这个青年柳氏自然知道,笑道:“多谢他惦记,去,给你嬷嬷家送一条。”
秀娴应了,赶紧拎着过去,好回来吃饭。
很快,秀娴跑回来,对大家道:“俺嬷嬷又和俺三婶吵嘴呢,嫌他们不赶紧搬出去。”
柳氏只是笑了笑,没说什么,妯娌三个都在一起的时候,三婶说好话哄着婆婆开心,如今大房二房都分出去,三房还赖着不走,又好吃懒做的,婆婆自然不高兴。
吃了饭,柳氏果然也不让秀娴再做针线活,只道:“瑶瑶想开个小织坊,这一次不能只让你婶子帮忙管,要你和她一起,负责织坊的一些问题。”
秀娴笑道:“好呀,不过我可不会织布。”
秀瑶道:“二姐,不要你织布,你只管看着她们,谁领个针头线脑的,都给她们发下去。”
秀娴一听是做管人的活儿就来了劲头,点头道:“成。”她又对柳氏道:“娘,那我不去徐婶子家了?还没说不去呢,工钱也没算。”
柳氏道:“她已经没事就不去了,工钱咱家现在不差,不用要,就当亲戚走动一下。”
秀娴是个没算计的,本来去徐寡妇家就是为了躲开娘的纠缠,现在看柳氏这样说自然说好,回头让人捎个信过去
作者有话要说:谢谢殷尛雨亲的地雷。
☆、202吃散伙饭
吃了晌饭,秀瑶就和大哥大嫂还有娘几个人坐上驴车,去找张桂芳,一起去看看那房子如何。路上张桂芳笑道:“嫂子,你们也真想得开,又是盖房子又是买地的,这钱花得跟流水似的。”
柳氏笑道:“有钱不花,留着生虫呢?”这是秀瑶给她灌输的理念,有了钱就要想办法花出去,让它生钱,放在家里可没什么好处。
本来柳氏还有点犹豫的,可家里来打秋风的多了,柳氏就寻思着还不如早点花出去,起码还置办成自己家的财物,免得被这个惦记那个惦记的。
柳氏道:“不瞒你说,我们还欠着钱呢。只是瑶瑶想到了这个,我们就说做做看,赚了钱再还更好。要不现在还了钱,家里干什么都没本钱,又紧巴得很。”
其实秀瑶之前还过孙郎中钱,还了三次,只是他不在,夏天无不肯收,说孙爷爷说了,那钱要欠着的,等他什么时候要再给。秀瑶一想,那不如就自己家再做点事情。
几人去了沙河村,一头驴,车上人多,走得有点慢,反正人多,叽叽喳喳的反而热闹,也不觉得慢。到了沙河村,秦业特意绕到那片地去看了看,如今庄稼长势良好,到时候再架起水车来,那就更好了。
张桂芳领路,找到那座院子,她又去找沙河村负责这片的甲首,房主已经委托他来帮自己出售。很快甲首齐威就跟着张桂芳快步过来,见了几人连连作揖。
他开了门请几人进去看,果如张桂芳说的,里面挺干净、阔朗,房屋虽然有点年头,但是刚修葺过,看起来挺新的。
院子里有石子铺地,还栽着石榴树、夹竹桃,如今夹竹桃开得红黄紫白,非常好看。
秀瑶重点看房子里面,夏日最好检查房屋的,漏不漏都有痕迹可查。墙壁上、炕上,秀瑶一一看过,对齐威道:“齐大叔,那边有点漏雨呢。”
齐威笑道:“不厉害,稍微修一下就好的。换一片瓦就成。”
秀瑶看了看,正房是三间带两间耳房,东西厢各两间,另外南屋有两间。她暗暗合计了一下,到时候大哥大嫂可以住南屋,南屋跟后院是有院门的,这样就不会让那些女人们尴尬。那些要住下的女工就可以睡在东西厢大通铺上。正房就摆放织布机,两间二房当做厨房和饭厅以及储物间。
他们又跟齐威聊了一下,得知主人已经举家迁往青州府,所以不在这里住,房子留着怕白白地糟蹋了,就想卖出去。而本地的收税规矩就是地在哪里,由哪里的里正负责收取,都算一个县的,不再零分,所以他们的地和放在在桃源还是沙河村都没关系。
柳氏和她们商量是租划算还是买划算,齐威笑道:“大嫂子,这房子就算是盖也就这样的,你看这么大个地方,又是一半的砖瓦房,可不是草房子能比的。”
他看柳氏有点活动,又笑道:“何况你们还在我们村买了地,再有房子,那可是更好的了。”
秀瑶却改变了主意,她对柳氏道:“娘,咱们还是租吧,家里房子都要起来了,再买也不划算。”不如一年年地租。
柳氏想了想也道:“嗯,还是租划算。咱家的房子不能空着呢。”
其实许二妮倒是喜欢买下来,到时候她和秦业就在这里住,毕竟秦显也要大了,到时候成了亲,也要住新房的,倒不如将家里的房子让给他成亲用。不过她没说出来,见柳氏和秀瑶都决定租,她也就说租。
齐威有点遗憾道:“要是租,得一吊钱一年呢。”
秀瑶笑道:“齐大叔,这是实情就这样,你就算是值二两银子一年,可在乡下,几乎没有人租房子住着,放着白瞎了。不如七百租给我们,我们还负责给维护着呢。”
齐威笑道:“小姑娘真会算账。”她说的也是事实,现在这么大个房子,要卖不容易,要租人也少,就是虽然有价,却没有人要。
他道:“好吧,不过得涨点钱,八百,否则就太不划算了。”
秀瑶道:“七百五,我们租了。”
齐威叹道:“成。”
七百五,真是太划算了,柳氏等人都很满意,又觉得秀瑶这么个小姑娘就敢跟人大喇喇地砍价,这点倒是又比秀娴泼辣。
然后齐威又去里正那里找赁屋文契,找秦业按手印,之后就是交付钥匙等,又在里正那里备案。
许二妮几个就打扫一下,秦业就回家拿铺盖,现在就搬过来。至于三爷爷家那房子,柳氏就想先退掉。因为他们住的时候,里面新挖了猪圈,还搭了棚子,屋顶也修缮过,院子里还垫了铺路,三爷爷就没要今年的钱。柳氏非要给,三爷爷和三嬷嬷就不乐意了,“我说侄媳妇,你们是不是日子好了,生怕我们沾光,赶紧摘把干净呢?”
柳氏忙笑道:“大爷大娘这是说什么话呢,咱们住了房子,该当就给钱呢。”
三嬷嬷道:“那也不用这么多,再说你们挖圈铺路的,我们还要倒找呢。”她推回去一半,“这样就好。咱们瑶瑶都说了,要我们帮忙轧棉花呢,赚钱的事儿都想着我们呢。”
柳氏笑道:“那还不是应该的。”
说定了,柳氏就将房租付了,然后说这两日就搬走,三嬷嬷将她送出去,回来跟三爷爷道:“我就说人家大福家是能干的,早晚会好起来。幸亏当日分家的时候咱们提起来,要不如今的好事也轮不到咱们头上。”秀瑶已经跟他们说好,会让三爷爷帮忙轧棉花,只要运转正常,基本会每天都要忙活。这可比给别人家零星做点活儿要好得多。
而且秀瑶还要帮他们改装一下轧棉花的机器,到时候效率会更快,不是现在能比的。
秀瑶决定了租房子就回来跟三爷爷和几家轧棉花的说好,让他们现在就开始忙活起来,另外她还找了几个老婆子负责纺线。纺线这样的活计,老妇人们技术反而更好,而且她们也不能干什么重活,帮着纺线还能赚钱,自然都乐不得。
她们纺了线,到达一定数量,秀瑶就让秦业送到县里冯家布庄的染坊里染色,因为冯掌柜打过招呼,所以这一次没有碰到任何刁难,价格很合理。
同时这边张桂芳和秀瑶一共找了十来个妇人,都要带织布机入户,按照秀瑶的要求织布,然后按匹给她们算钱。价钱都谈好的,且秀瑶提供棉花,负责轧棉、纺线的工钱,织布工只负责织布即可。
秀瑶让张桂芳找工的时候就说明的,一年四季除非是几个大节日,或者家里重大的红白喜事,农忙也基本不休息的。如果做不到就不能加入,来的这些都是些跟家里商量过觉得来这里织布赚钱比在家里帮工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