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锦不是个喜欢读书的人,但他确实是个善于读书的人,在应天府的时候,便曾经自创的卡片读书法,书房中大大小小悬挂的全是摘录要点的卡片,曾让进入他书房的王安石都叹为观止。
而这一回,苏锦没时间那么做,他选择了分析方子墨赠给自己的书籍上罗列的历年大宋科举题考,在仔细钻研了这些考题,以及方子墨在书中所写的总结意见之后,苏锦似乎隐约猜到了出考题的脉搏。
早在庐州的时候,苏锦便请教过李重关于科举的一些事情,大宋科举无论解试还是省试都无非试策、试论、试诗赋、试贴经、墨义而已,诗赋、贴经、墨义倒也罢了,那些都是死的,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无投机取巧之处;况且苏锦肚子里这些货色也不算少,寄居的这个身体里的少年也曾经蒙头蒙脑的狠读了不少年书,在考前临时抱佛脚在多看些也能应付;但苏锦知道,最重要的便是策论这一关了。
试策试论本就是合在一起的,题中给出历朝历代或诗书中之立论,学子要针对进行论述,阐述自家观点,陈述自家之理,不但要言之成理,还要言之有物,更重要的是要言之切实际;难便难在最后一点,言之切实际,又不能被看做是诽谤影射朝政,这中间的度殊难把握;而这正是取士最为看重之处,朝廷要的人才是既能看到重点,又不夸夸奇谈言语偏激,换言之便是取士中平正义之言,靠激扬文字慷慨意气反而不为朝廷所喜。
想明白了这一点,苏锦的心里一下子敞亮了许多,在认真的研究历年解试策论题目,做了类比并加以图表演示之后,苏锦突然有了个惊人的发现,这个发现让他蹦了起来,打翻了书桌上的墨汁和书本,弄得一片狼藉。
但苏锦无暇收拾,赶紧验证自己的的重大发现,他发现自真宗朝至本朝共取士二十科,解试的策论的题目共五类,一为财税、二为军政、三为吏治、四为外务、五为刑罚;有意思的是,这五类交错出题,每五科一轮回,也不知是有意还是无意,是巧合还是必然。
譬如天圣元年的解试策论题目是:徭税权衡论;到了明道二年便是铸钱通弊论,同属财税一类;进而推到十科之前的真宗咸平四年题目竟然又是涉及专卖的‘茶盐论’;其他的各类也都分别如上述规律所示,每五科必然重复进入同一类,由于五科之中相隔十年至十五六年不等,就算这是规律,也绝对无人能察觉。
苏锦兴奋的都有些大喘气,这就像是在打哑谜,杂乱无章之中猛然间电光一闪,一下子便找到了答案,原来就是这么简单。
苏锦赶紧在验证省试的题目,这一回稍显复杂,但是还是被苏锦找到了规律,但凡解试之后,同一类的题目一定不会在省试出现;而且很明显,上下相邻的两科类别必不相同,由此五去其三,只剩下两大类了。
苏锦依据这个规律,很快便推算出这次解试的策论范围必在刑罚之范畴,从而推算出省试的策论当在吏治和外务之中二择一,极度兴奋的苏锦在书房中手舞足蹈起来,送茶水进来的小穗儿还以为公子爷读书读到失心疯了,赶紧上来掐苏锦的人中。
苏锦一把抱起小穗儿凌空旋转数圈哈哈笑道:“穗儿,公子爷是不是天底下最聪明的人?”
小穗儿又慌又羞,公子爷可从来没这样过,听说失心疯之人不能忤逆他的意思,否则便回不过来了,忙道:“是是,公子爷是世上最聪明之人,爷放下我,喝杯茶顺顺气。”
苏锦充耳不闻,盯着小穗儿看了半晌,忽道:“不对,万一只是巧合,那该怎么办?”说罢放下小穗儿又埋故纸堆中自言自语的写写画画起来。
小穗儿吓得不轻,赶紧命其他婢女看着苏锦,自己一溜烟的跑去寻晏碧云去了;公子爷失心疯了,这事可了不得了。
第六三二章人约黄昏后
满头雾水的晏碧云被小穗儿连拉带拽从铺子里拽了回来,看着小穗儿眼泪汪汪火烧火燎的样子,本来不信的晏碧云也有些信了。
两人进了宅院匆匆赶往书房,到了门口,看见苏锦正负手踱步,大声诵读着文章,不时的还定下来怔怔的仰天呆望。
小穗儿跺脚道:“晏小姐,您瞧瞧,这都成什么样了,这可怎么是好?”
苏锦听到说话声转头看来,见晏碧云一脸关切的站在门口,忙扔了书本三步两步跨过来拉着晏碧云便往里拖,口中道:“你来的正好,我正打算去寻你呢。”
晏碧云仔细看着苏锦的眼神,关切的问道:“你没事吧?”
苏锦道:“我能有什么事?怎么像看怪物似的看着我。”
小穗儿道:“公子爷您没事么?小婢见你举止不太正常,还当您被逼着读书,读的失心疯了呢。”
苏锦笑骂道:“你才失心疯了呢,这世上所有人的人都疯了爷我也不会疯;我是有了个重大的发现,所以欣喜若狂,来来来,我跟你们说说这事;晏姐姐帮我分析分析,看看我的发现对还是不对。”
当下苏锦将自己发现的规律详详细细的跟晏碧云细说了一遍,晏碧云也有些发懵,她捻起苏锦所画出的归类表格仔细看了几遍,蹙眉道:“还真好像是这么个规律;不过你这几日闭门读书,不会就是在寻找这些规律吧,奴家不想扫你的兴致,读书之道还是应该踏踏实实的博学强记,应考之时方能游刃有余,你若想靠着这些所谓的规律撞大运,那是走火入魔,行了岔路了。”
苏锦被一头凉水浇下,顿时大感无趣,虽明知晏碧云说的有道理,但总是不喜欢这种板脸说教的感觉;更何况,科举制度本身便不是什么科学严谨的东西,后世的高考制度也被人批得体无完肤,在高考之前,有经验的教师也会划定重点,帮学生猜题,在那种应试教育的模式下,这些未尝不是能提高应试成绩的好办法,怎么就叫走火入魔了。
晏碧云看到苏锦兴奋的情绪明显低落了下来,心中有些后悔;她是将苏锦看成是自己的夫君才会说这番话,但是聪明如她,怎么会不了解苏锦的性格,能走捷径的时候,苏锦绝不会选择绕远。
苏锦的性格中充满了冒险的因素,如果两条路能到达目的地,一条路必然能到,另一条不一定能到,而能到的这条路要花上很长很长的时间和精力,另一条则有可能一蹴而就,那么苏锦必然会选择后一条路试一试,而绝不愿墨守成规的老老实实的走第一条路。
“唔……不过奴家觉得好像这个规律真的存在,时间这么短,你又没有更多的时间温书,奴家觉得倒也不妨一试。”聪明如晏碧云自然不会像蠢妇一样知错不改。
“你当真这么认为?”苏锦眼睛一亮。
“奴家想,可以偏重于一些,兼顾其他;大考之日即将到来,也并没有多少时日温书,原本就是要偏重于一类,倒不是碰运气,而是不得不如此。”
苏锦点头道:“确实如此,要是时间充足的话,我也不至于去找什么规律,还不是被逼的么;不过这规律若是巧合的话,那些太让人难以置信了,我想出题之人定然是遵循着某种制度,这未必便不可能。”
晏碧云想了想道:“伯父大人说过,历届科举考题,解试省试均由圣上指定宰臣大员加上当代名家大儒拟题,将众人拟定之题汇总之后,由圣上统一遴选出三套考题,一套为正题,另两套备用,以防题目泄露之用。”
苏锦皱眉道:“如此一来,实际上出题的内容选定便是皇上说了算了?礼部实际上只是经办罢了。”
晏碧云点头道:“那是自然,科举是国之大事,这样做也能杜绝作弊,皇上选出的三套考题均盖印密封,临考之前方才打开公布,解试当日,礼部主考之官才能会同地方州府提学等人共同开启。”
苏锦拍了一下大腿道:“这就不离十了,原本我以为考题乃是礼部主考拟定,那么这种五年一轮的规律很可能只是巧合,若是皇上指定的题目,则很有可能皇家自有成规,从太祖爷伊始,各朝都遵循此制,外人不得而知罢了;我想皇上征集题目的时候一定也是为了掩饰真正的题目类型,而让朝中大臣分类各出一题,应该是每人出了五道题目才是。”
晏碧云道:“伯父大人确实说他分别于五类各出一题献上交差,看来你的考虑还真是有道理呢。”
苏锦哈哈笑道:“那是,你家夫君这脑子,起码一个顶几百。”
晏碧云红了脸看了眼站在一旁的小穗儿啐道:“城墙厚的一张脸,皇上评价的还真是中肯。”
苏锦哈哈笑道:“脸皮厚不是缺点,是优点,你们都不懂皇上是在夸我呢。”
晏碧云和小穗儿苦笑相对,这人可真没救了。
“你们忙去吧,有了重点我便好有奔头了,穗儿下次可不要一惊一乍的,我可不会读书读成失心疯,你也去吧,我这不用伺候了。”
晏碧云福了一福转身往外走,忽然想起了一件事,伸手在袖筒中抽出一张素笺来递给苏锦道:“奴家差点忘了,有人送了一封信去汴水大街的铺子里给你,本是交给了钱掌柜,钱掌柜忙的脱不开身,便请奴家带了来。”
苏锦心里咯噔一下,伸手接过来假作无事道:“谁啊?还写信给我。”
晏碧云似笑非笑,慢悠悠的道:“谁知道呢,奴家闻着这信笺带着一股脂粉味,没准还是哪家姑娘的信呢。”
苏锦将信笺凑到鼻子底下闻了闻笑道:“还别说,真是有点香气,不过不像是什么胭脂香,只是纸墨香气罢了。”
晏碧云一笑道:“奴家没读过书,却不知纸墨原来也是香的,奴家走了,还有好多事儿要忙活呢,便不打搅苏大官人温书看信了。”
说罢袅袅婷婷的转身去了。
小穗儿听着两人对答心中似乎有些明白了什么,警惕的看着苏锦道:“公子爷,这是谁的信?”
苏锦道:“小孩子家家,瞎打听作甚?自个玩去,爷要温书了。”
小穗儿撅嘴往外便走,口中嘀咕道:“别当别人都是傻子,晏小姐还不知道多伤心呢,公子爷这事连小婢都看不过眼了。”